第十六章:摇身一变神上使(1 / 2)
张角见林则点头答应满意道:“传令下去集结三军!”
“是”
一名将士应下退了出去。
“汝等随我来。”随即带头向外走去。
张角传道十几载,四处宣传教义,以传道治病为由十几年的准备下各部势力加起来有四十万之众,冀州本部都有十万人,再加上让张曼成从洛阳调回来的十万之众,此时已有二十万大军在此集结。
“大汉无能朝政腐败,人心惶惶,百姓皆苦不聊生。”
“大汉无道,宠幸奸佞,残害忠良,气数已尽,今我聚集汝等义士举兵而起,推翻腐政!”
各方渠帅纷纷响应,振臂高呼。
“起兵讨伐,推翻腐政!”
张角继而说道:“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我太平道,今日起,以头绑黄巾为标,甲子为号,兴仁义之师,伐无道之君,他日大业有成,诸位都有机会封王拜相!”
“我等愿与大贤良师共襄大业!”
张角得到回应,拔出腰间宝剑高举道:“今我张角顺应天命自立为天公将军,我二弟张宝为地公将军,我三弟张梁为人公将军,共领大家打下太平天下!”
“天公将军!地公将军!人公将军!”
众人再次振臂高呼。
张角收起宝剑,抬手示意总人停下:“马远义马神使,为太平道大业而死于奸人之手,我十分悲痛,但太平道不可无神上使,我决定由林则,林兄弟接手下任神上使之位!”
林则知道该他上场了,但不得不说张角这老神汉,忽悠人一套一套的,不愧是能忽悠几十万人的男人。
明明是举兵造反,却也能冠冕堂皇的说是为了黎民百姓才兴起的仁义之师,果然权势斗争还是很需要无耻的。
“则,必当不负众望,必当为太平道鞠躬尽瘁!”
“林上使!林上使!”
林则感受着这呼喊声,心中一阵舒爽,难怪那么多人沉迷权利。
“整顿三军,准备出战!”张角随即喊道。
几人回到营帐。
林则此时心中却是百味掺杂,没想到张角如此看重他。
不仅将马远义原先部下交给他,还将他提上神上使之位,要知道太平道,神上使之位也只在张角之下,即便张宝和张梁也只能跟他平坐罢了。
最重要的是还将他放于最后宣布,如果之前是还有可能脱离太平道,那现在恐怕是没有任何机会了,在这方世界已经和太平道紧紧绑在了一起。
“林兄弟很疑惑吧?”张角笑眯眯的看着林则说道。
林则连忙拱手一礼:“嗯,贤师如此看重,在下确实有些惶恐。”
张角坐下拿起茶水:“我观天数,太平起义一事注定难以成功,但是你们异人不入天数可浑摇天机。”
“所以我在异人中选择了你,希望由你给起义一事带来一线之机。”
林则听后仿佛明白了什么:“在下尽力而为。”
既然已经和太平道脱离不了关系了林则决定道:“对于起义一事则有点想法,贤师可愿一听?”
张角有些好奇道:“说来听听。”
林则淡然的说道:“此时起事太过于冲忙,即便能打汉军一个措手不及,但是后劲无力。”
“一但我们太过于凶猛,只怕会受到天下群豪共同反抗,京师何进,西凉董卓,河北袁绍,甚至更多乱世崛起之人。”
“到时我们便成众矢之的,天下群雄起而攻之,再加上我们太平道分布散乱恐怕...”
林则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静静的看着张角。
其实不管黄巾是如何起义的,都会成为众矢之的,林则只是故意如此说的。
张角站了起来缓缓说道:“我也知太过冲忙,本立于三月五日于洛阳发动起义。”
“十常侍宫中调控禁军,远义,曼成在外调动教徒,里应外合拿下洛阳紧接着,各州渠帅揭竿而起一举拿下大汉。”
“可惜事情败露,此时已经由不得我们再等下去了。”
林则抿了下嘴说道:“贤师可否愿意放弃这次打大汉一个措手不及的机会?”
“此话怎讲?”张角反问道。
林则淡淡的说道:“此时大汉还不知道我们的实力如何,我们可以选择以弱示敌,暗中集结各方力量,一举攻下冀州。”
“我们此时大部分力量都在于巨鹿、颍川、南阳三地,如若各自为战可以呈一时威风,但只怕后力不足。”
“如果选择齐攻冀州,一但将冀州拿下,我们也可以以冀州为基再谋大业。”
其实林则这么说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张角,按照历史,不久后张角便会病死,一但张角病死黄巾便十分危险。
所以他并不希望黄巾四处征战,如果共夺取冀州,那时就算张角病死了,也还剩张宝,张梁,张曼成,波才等人,攻有不足守有余了。
一但按照历史来走,各方首脑各自为战,恐怕大罗神仙来了黄巾也逃不过最后失败的结局。
张角手拿着左手拿着茶杯又手盖着杯盖,静静的看着林则,好像在思考什么。
良久张角站了起来佛手说道:“传我手谕,集结三军,夺冀州。”
“呼”林则暗暗的呼了口气,心中悬着的石头放了下来。
接着几人又交谈了起来,这次的交谈让张宝,张梁对林则的态度也大大改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