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幕后交易(1 / 2)
海伊和霍巴特的强硬出乎麦金莱的意料,从内心深处来讲,虽然麦金莱也不同意和远东那个即将浴火重生的大国彻底搞僵。但是按照麦金莱的意见至少要在这次战争中给某人添堵。而海伊和霍巴特的举动则让这个计划彻底失败,更为重要的是,麦金莱无法反驳对方,他们的行为已经顾及了美国的颜面,而且在利益上不会有损失,这样一来,麦金莱和西奥多罗斯福的计划就彻底落空了!
而就在麦金莱恼火的时候,回到官邸的国务卿海伊则忙着与另外两个大人物进行一场新的会谈。“尤金、老洛克菲勒。你们的目的达到了,不过不要以为我帮助你们是为了钱,我是在为这个国家。”海伊平淡的说道。
“不得不说,您的行为为美**工产业和石油产业带来了大量的机会。”尤金说道。作为杜邦家族的新的掌门人,尤金远不如他的上一代将军亨利强。因为经验和能力的问题,他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再加上美西战争后,美国又实在不需要那么多炸药和军火,所以面对内忧外患,一直顺风顺水的杜邦家族遇上了困境。
而在这个时候,北洋的订单为这位陷入困境的尤金带来了福音。北洋表示将从杜邦旗下的工厂大量订购炸药和武器。而作为这笔订单的附加条件,杜邦必须推动美国政府改变对于北洋和华人的敌视态度。这个看似过分的要求对于杜邦来说不算太过困难。首先,美国政府对北洋和华人的敌视态度更多的来自于经济上而非军事上。如果那些政党背后的某些财团可以分一杯羹的话,这个压力自然会减小不少。其次对于种族问题,更多的在于舆论引导。拿破仑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报馆能顶3000步枪!”这就说明了媒体的作用!媒体可以把芝麻大的小事说的比天还大,也可以把天大的事抹杀与无形!杜邦唯一忌惮的是如果仅仅自己从中获利的话,那么杜邦会不会引起其它集团的敌视呢?
就在尤金犹豫的时候,美国石油产业的老大老洛克菲勒则主动和这位军火巨头联系上了。原来,北洋在向尤金所在的杜邦财团伸出橄榄枝的同时,也通过盖琳和洛克菲勒搭上了关系。尤金可以为北洋提供充足的炸药和武器。那么北洋为何要和石油巨头洛克菲勒挂钩呢?其根本原因在于北洋下一步的发展计划。虽然在历史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煤主导世界的能源格局。但是作为穿越者,徐杰对汽车、燃油锅炉等技术的重要性还是有相当的认识的。而按照现在的技术来看,开采本土油田实在有困难。而远东唯一有油田的就是荷属东印度。再加上徐杰打算为下一波新定制的战舰安装蒸汽轮机和油煤混烧锅炉,那现在原油的进口和储备就必须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当然还有燃油的冶炼和相关化工产业。
而现在呢。洛克菲尔的石油托拉斯正好陷入了困境。虽然洛克菲勒可以左右美国的石油产业。但是你再猛,也打挡不住生产过剩啊!这东西和别的不一样,你有产品,别人不需要。你有啥办法?而现在洛克菲勒就碰上了这个问题,一方面是石化产业还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另一方面就是当时石油冶炼水平很一般,质量比较差。
但是北洋不怕这个问题,首先。这是一个长期采购合同,在短时间内不存在囤货的成本。其次船用锅炉这种东西是最不怕质量不好的燃油了,当年在2战中日本都可以把没有怎么加工的婆罗洲原油扔锅炉里。更别说经过冶炼的了。而就算一般船用重油要求也不高,质量差点就差点吧,反正是给船用。能源这东西永远都不嫌少,再加上现在石油产业在美国面临过剩,价格较为低廉,在这种情况下徐杰抛出的条件对于洛克菲勒来说自然有足够的诱惑力。再加上杜邦又有意向,两大集团领袖便联手筹划这件事情。
而在美国政府内部对北洋的态度也不是铁板一块。这倒不是说有些人对那个远东的国家有什么好感,而在于一些人是面对现实,而另一些人则属于意气用事。前者就是以国务卿海伊为首,而后者则是以麦金莱和西奥多罗斯福为首。前者秉承的原则是既然我们当初在外交政策上的失误导致了我们的失败和损失,那么我们就要改变它。而后者的逻辑则是认为既然有人阻碍了我们。那我们必须要和他分个高低。原本在政府和国会之中这两派人势均力敌。而在外力介入后,后者逐渐走向劣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