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1 / 2)
“双方所图甚大啊!”听着外交部方面的汇报,徐杰苦笑道。他原本的意思就是给意大利开个小口子来增加意大利海军的力量进而在未来的战争中可以保持中立,顺便卖给法国人点好处,让他们能更好的牵制德国。但是谁能想到同盟国和协约国都将其看成了一个机会,一个可以限制敌人提升自己的机会!条约从来就不会被百分之百的履行,双方都会找一些漏洞。但是现在看来,无论是同盟国还是协约国,他们都想在这方面大作文章以获取最大的利益。毕竟谁都知道彼此都不干净,如果能将对方的一些小心思破坏掉的话,那岂不是更好?
同盟国和协约国都要要求开会,华夏也只能参加,在这种钻漏洞限制漏洞的会议中,谁不去谁吃亏,而考虑到提出限制条约建议的是意大利,所以各国经过协商后表示同意在罗马召开一个海军军备条约补充会议。来对一些“不足”和“漏洞”进行补救!“这才刚3年啊,又要开会了?还有完没完啊?”曾经代表华夏海军参加上次军备限制会议的林永升听说这次又要派自己去,就抱怨道,对于它来说,开会远不如打仗轻松。
而会议的第一个议题就是意大利人提出的,即各国在主力舰吨位有剩余但是不够建造新的主力舰的情况下,余量如何操作的问{长}{风} {cf][wx}题。这个问题不仅仅是意大利海军有,同时其它国家海军或多或少的也有一些。比如说法国海军可以新造主力舰吨位是12.5万吨,那么新造主力舰的选择方案是2艘接近4万吨的大型战列舰和2艘小一些的战列舰。或者说直接选择3艘大型主力舰,剩余吨位转化为航母吨位。同样奥匈帝国也拥有这么多的新造战舰吨位,也存在这个问题。
反而是像华夏、美国、德国和英国不存在这些问题,因为他们的吨位量很大,这点边角料对于他们来说不算什么。至于说建造航母吗?呵呵,这些财大气粗的第一流海军强国都在准备自己的航母预备舰,谁会在乎这点边角料?所以说这次会议的第一个议题其实是第一流海军强国为自己的小弟争取一些利益!
从情况来看,意大利还剩下大概1.5到1.8万吨的剩余吨位(因为老式战舰也要改进。而这必然会造成吨位的浮动。)法国和奥匈帝国的边角料最多也就是1.2万吨以下。这两个国家也很精明,都不约而同的放弃了原来2大2小的建造计划,而是转为3艘大型主力舰。然后想法在谈判中提出吨位转化问题。而除了意法奥三国之外。土耳其、西班牙和俄国的新造战舰计划同样纠结。
按理说,他们三国享有4.5个权重的比例。也就是说主力舰吨位为22.5万吨。土耳其和西班牙一共拥有5艘快速主力舰,这就用去了至少12.5万吨的吨位,即使这两家不造新船。俄国能用的不过9万吨左右。俄国现在没有能力自己建造新的主力舰了。伊兹梅尔级战列舰的建造其实就是在外国支持下进行的,而战争期间俄国的海军工业又遭到了德国人的洗劫,简直可以用悲催来形容,而根据跳跃限制,俄国能购买到的只有标排不超过3.5万吨的战列舰。也就是说最多造2艘,然后还剩下2万多吨的主力舰吨位。当然了,其实这个生于吨位也可以造3艘装备15寸主炮的快速战列舰,但是很显然。作为供货方的德奥两国没这个想法,他还是想让俄国能挤出更多的吨位来给土耳其以及西班牙这两个更为听话的小弟!
综合来看。这次法国剩下了1.2万的剩余主力舰吨位,而同盟国中意大利剩下1.5万吨以上的吨位,奥匈帝国和法国相当,西班牙、土耳其和俄国三国共同的剩余吨位为2万吨左右,如果真到可以折算主力舰吨位的话,那么协约国在航母方面显然要吃个大亏!协约国可能忍了吗?显然不可能啊!为此,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充分的说辞作为“嘴炮”的弹药!
“这次会议的核心议题是修正的漏洞和不足,而不是否定该条约从头再来,所以,在这次会议中,双方的舰队变化应该遵循对等原则,即同盟国和协约国改变量应该是一样的。我们同意意大利将部分剩余主力舰吨位转化为航母吨位,但是同时,法国也应该享有这样的待遇。而且我需要提醒诸位的是,在这次交换中同盟国方面已经获得了优势,而不应该再将这个改变扩大到其它国家。”会议的第一天英国人代表协约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这么狠?!”英国人的开场白让同盟国感到了十分的棘手,首先人家表示了对意大利态度的支持,这一方面是给意大利示好,毕竟意大利和德奥之间的裂痕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在这种情况下协约国拉拢意大利是很正常的事情。而第二个方面则是为法国谋取一定的利益。毕竟英国人官面上说的很好,这是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意大利人改变了,法国人进行等量的变化不过分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