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面柔腰软易推倒(1 / 2)

加入书签

“商姐,我觉得这个男生又帅又有故事。”

面试后,梅副主任显得有些兴奋,两眼冒星星,雀斑闪闪发亮,表情像思春的猫。虽然韩东面试时没看她几眼,但仍让她颇为激动。花痴,商茜翻翻白眼,毫不客气地批评了下属。

随着法援面试结束,法学院学生会的招聘面试陆续展开,室友几个都报了名,个个都是如临大敌的模样。其中大师尤为紧张,他把学生会看成了仕途的第一步,一副不成功就成仁的架势。

“大师,别紧张,我跟你们商部长很熟,我给你说道说道”。韩东搭上大师的肩膀,试图给他减压。

“切,你得了吧,我们商部长是法学院的院花,追她的男人能从护城河排到市中心,能跟你很熟?”大师自认为不是那么好忽悠的。

韩东笑笑也不说话,摸出手机给商茜打了个电话。哥几个为了戳破韩东大忽悠本色,让他开了功放。嘟,电话通了。韩东得意地看了哥几个一眼,老司机又开车了,“商美女,说话方便吗?”

“韩东,什么事?”商美女已经对韩东的厚脸皮免疫了。

“今天天气不错,阳光明媚,这么好的日子有没有兴趣一起吃个饭?”韩东这厮请客的理由也是奇葩。商美女想也没想就拒绝了,“不好意思,没空。”嘟嘟嘟,电话被无情地挂断了。

韩东尴尬地摸摸鼻子,被美女打脸了。切,哥几个整齐划一地对着韩东比了个中指。紧张的气氛瞬间被冲淡了。这当然只是韩东大学生活的一个小插曲。

滨海法政学院学报编辑部。几个编辑正在埋头阅读收到的稿件。“现在的作者是越来越不像话,学术水平不论,态度是个大问题,你看看,这格式一塌糊涂”。一个老编辑一边看稿子,一边摇头,为现在江河日下的学术风气感到痛惜。

“谁说不是,不过还是有些学者学术作风比较严谨,就拿我手上这篇稿子来说,虽然是综述性文章,但是格式规范,条理清晰,逻辑严谨,反映了扎实的理论和学术功底。”一个年轻的编辑接道。

“我看看”,老编辑来了兴趣,接过年轻编辑手上的打印稿。老编辑法号“木青”,真名是什么大家都差不多忘了,编辑部每个编辑都有个自封的法号,是编辑部创建的时候第一任编审定下的规矩。

编辑部自上而下,依次是编审、副编审、编辑、助理编辑,不过在外界,知道这种职称划分的极少,大家统称他们为编辑。老编辑木青就是副编审,编审不在的时候,他就是编辑部的老大。

“这篇名为《法本质观研究综述及其探析》的文章格式规范、功底扎实,确实不错,可惜的就是没有多少创新之处。”木青有点难以抉择。现在已经是九月下旬,十月份的学报就要定稿,时间已经非常紧张。

滨海法政学院学报每期刊登二十篇文章,其中大约十篇左右是早已经定好的,关系户也好、交易也罢,只剩下十篇版面留给投稿的作者。尽管如此,收到的文章质量还是不高。目前还有三篇文章没有下落。

一般博士生以上,已经不再给滨海法政学院学报投稿了,三流期刊对他们来说,无论是毕业还是求学都帮助不大,投稿的作者大多是各校的硕士研究生。也有一些三流以下大学的教师,为了混篇文章完成科研任务。

总之文章质量是越来越差了。木青摇摇头,赶走其他念头,又看看了手中这篇文章的作者:吴红旭,滨海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韩东,滨海大学法学院学生。同在滨海法律圈,木青跟吴红旭打过交道,算是有几分交情。

就它了。木青在稿子上画了个圈。虽然文章没什么新意,但是格式上却极为规范,希望其他投稿的作者能引为标杆吧。至于有没有卖滨海大学法学院吴副教授的面子,就只有木青自己知道了。

韩东不知道自己的稿子,在鬼门关上走了一遭。如果出师不利,势必对韩东的学术赚钱之路产生严重的打击。

学生会及社团招聘陆续结束。韩东被室友拉着去看了一次光荣榜。宿舍七个人全都出动,浩浩荡荡地向办公楼楼前走去。办公楼一楼墙上张贴着一张大红榜,上面写满了毛笔大字。周围早已经人头攒动,有人高兴,有人失落,神情不一而足。

韩东望去,法学院新生起码来了一半。其中熟人就有老对头刘宾,和萝莉冉静。冉静兴奋得满脸通红,蹦蹦跳跳地跟室友在讨论着什么。

刘宾边上围着几个三班的小喽啰,都是他最近通过吃喝交结的。刘宾叼着烟,正在跟他的喽啰们高谈阔论着什么,唾沫星子四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