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藏边(四)(1 / 2)

加入书签

分配完进攻任务,刘少卿又对刘锋说:“你带团部直属连埋伏在侧翼,如果正面进攻阻力较大,你便从侧翼迂回突进,进攻敌人。”

“是!”刘锋立正答道。

“好了。各部队的任务都明确了。另外还有一点需要强调。这一次作战是和友军协同作战,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两项,一是磨练部队、检验武器,二是压制敌人,配合友军进攻。可能有的人不明白为什么要让那些藏兵和不丹兵担任进攻主力。这一点我给大家解释一下,一是因为我们的兵力不足,更主要的是,我们这次作战是在高海拔地区作战,士兵们很难适应在缺氧条件下的大体力支出,如果我们担任主攻任务,就是最后两百米的冲锋估计都很难完成。而藏兵、不丹兵则很擅长在这样的高海拔山地作战,所以我们要发挥友军的优势,尽可能的减少我军的伤损。大家明白了么?”

所有军官集体起立,齐声道:“明白!”

“好,那么各位回去具体安排准备,明天一举攻下隆土山!”

“是!”

待几位营、连长离开,刘少卿便动身来到第穆呼图克图的营帐,和他一同商议明日的配合作战。

就在刘少卿等人商量明天怎么攻取阵地的时候,英军阵地上也在同时开着战术会议。

“今天这些藏兵是疯了么?专门跑来送死?”

说话的是英军指挥官施耐德上尉。这支驻守隆土山的英军由一个英印殖民地兵团加一个英国本土连队、一个炮兵连队组成。施耐德指挥的正是英国本土士兵,他这个连队有两百多人。

要塞指挥官鲍勃中校笑道:“亲爱的施耐德,你来这里的时间不长,等过一段时间你就知道了,中国人总是喜欢这样,他们有流不尽的血,每过一段时间,就需要我们帮助他们放掉一些,哈哈哈……”

说着,他大笑起来。

一旁的炮兵中尉史密斯也同样笑道:“是啊施耐德,你才来,慢慢的你就会习惯这种生活了,我们称之为‘收割’,就像谷物一样,每过一段时间成熟了,就收割一次。”

施耐德懊恼的道:“哦,见鬼的中国人,他们为什么不像印度人那样臣服呢,非要搞这些古怪的战斗,白白的流血。”

鲍勃道:“关于这一点,您不必要担心,大英帝国的旗帜迟早要插在北京的,不过我们刚刚吞并了缅甸,现在还需要巩固一下在缅甸的统治,所以需要一些时间。”

一提到缅甸,史密斯道:“真见鬼,如果不是因为缅甸使总督大人将原本用来支援我们的部队调到了东部,我们这个时候就应该在拉萨休息了,而不是在这个破地方陪着那些肮脏的中国人过家家。”

施耐德赶紧道:“哦,总督阁下也是没办法,缅甸总督被那些地方武装搞的焦头烂额,那些黄皮肤的猴子像幽灵一样的从山林里钻出来,打几枪就跑,追都追不上,如果不加强清剿,就再也不会有商人愿意冒险来购买宝石了,那么我们岂不是白白的占领缅甸了么。”

施耐德是最近才支援过来的,所以对后方的情况比另外两人知道的多一点。

史密斯于是问道:“那么缅甸什么时候才能平定呢,我已经在这个鬼地方呆不下去了。”

施耐德道:“这个我也不清楚,不过我们增加了两万名士兵前往缅甸,相信用不了多久,缅甸就会重新安定下来。”

鲍勃道:“算了,缅甸的事情不是我们现在需要操心的,我们还是想想怎么对付眼前的藏兵吧。”

史密斯道:“哦,亲爱的鲍勃指挥官,眼前的这些两条腿的猪有什么好担心的呢,如果他们仍然不接受教训,就在给他们一次打击就是了。总有一天,他们会知道用脑袋去撞墙是不明智的举动。”

鲍勃笑道:“的确如此,不过今天藏兵在第二次进宫的时候,火炮的准确性有很大的提高啊。”

史密斯道:“藏兵在去年就装备了大炮,很明显,这是大清朝廷给他们提供的,这么长时间,就算是瞎猫,总要有碰上死耗子的时候。倒是那些印度士兵的反映太慢了,死几个人,也好让他们张长记性,以后训练认真一些。”

鲍勃耸耸肩:“印度人就是懒惰,所以才需要我们的皮鞭来帮助他们勤奋起来。在阿富汗的时候如果不是这些驴子一样的印度人拖后腿,我们怎么会被那些异教徒围困。看来这两年这些印度驴子又有些安逸了,需要我们用皮靴来给他们上上课了!”

第二天一早,近卫军的士兵全都换上了藏兵的服装,做好了伪装,集合待命。而第穆呼图克图和不丹国王也将自己的军队整顿好,随时准备出击。

刘少卿对二人道:“能否克敌制胜就看今日一战了。这一次我军打先锋,请二位听我的号令,根据昨日议定,适时率领所部发起冲锋,先到敌军阵地者为头功。如何?”

两人同道:“请钦差大人放心。”

刘少卿点点头,看了看怀表,吩咐道:“通知炮兵,火力准备十分钟,十分钟后,步兵开始进攻,炮兵对敌方火炮进行压制,支援步兵进攻。”

“是!”传令兵应声而去。随即,王英楷指挥炮兵按照之前设定好的射击单元,开始进行火力准备。

近卫军炮连共装备新式火炮四门,在进行火力准备时,因为射击单元已经提前计算好,因此王英楷有意的控制了射速,十分钟过后,每门炮不过只打了半个基数。随即,杨勇率领的步兵连队开始进攻。

近卫军每个步兵连约一百八十人,一个营三个步兵连加上装备三挺马克沁的火力支援连一共有六百多人,但是近卫军的进攻并不像藏兵或者不丹人那样采用密集冲锋,而是成小组散兵状态,乍一看上去,漫山遍野的人也不少。

“损失情况怎么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