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节 呼家将演义大纲(2 / 2)

加入书签

郑家将:力大无穷的猛将。

石家将:无心为国,只顾自己荣华富贵,欺男霸女的纨绔子弟,最终走上卖国的道路

文官:学识渊博的后勤幕僚

小人物:义字当头

番邦人物刘某某:仰慕中华风物,弃暗投明,为中原效力

太监一:皇帝的忠仆,总在合适的时间帮到主角

太监二:小人,和奸臣勾结,陷害主角,卖国,给大军使绊子。

潘太师:反角之首,大奸臣。

赵桧:被夺爵的宗室,阴险小人,潘太师的走狗,辽国的奸细。

赵王爷:监军,皇叔,皇弟,自以为聪明的白痴,喜欢艺术和财富,好面子情绪化,喜欢以土地换和平,量中华之物力

老臣某某:士大夫阶层政治老油条,有心救国,更在乎权利和小团体利益,注定是无法适应新时代的人物

赵国公:宗室领军,败仗的直接责任人

耶律某某:辽国大将,特别能打,只怕呼家将。

萧某某:辽国大将,被呼家将阵斩。以上两角色可以互换。

……

王贯清看完提纲,问道:“将主这是要编家史?”

“不是家史,而是评话。将我呼家为国打的胜仗用评书的讲给老百姓听,提振百姓的士气。”

王贯清又看了看大纲:“将主这大纲编得精彩,学生一定尽快将话本写出来。”

“不,你不要自己写,而是找十个读书人,各写一部?”

“一共有十部?”

“对呀,从北汉初年呼延综驱逐契丹,到呼延赞随世宗、太祖太宗收复太原,再到呼延守勇、呼延守信兄弟立功檀渊……直到本将守汴梁,当然要写十部。”

“那……岂不是要直呼各位老大人名号。”

“本将不在乎。”

“那涉及到当朝诸将呢?比如刘都护,刘承宣,老种、小种节度。”

“照实写就是了,本将不抢刘锜的功劳。”呼延庚沉吟着,现在指着刘延庆刘光世的鼻子骂,好像也不太好,“败仗之类,要避讳的,把主将换成姓赵,比如虚构一个赵延庆。”

“赵王爷,赵国公,就是起这个作用的吧,败仗都是赵家人打的,胜仗都是呼家将打的。”王贯清忍不住了,隐隐讽刺了一句。

呼延庚仿佛没听出来:“说得好,就这么写。”

王贯清继续看大纲:“赵桧又是谁?若是虚构人物,又为什么一定姓赵名桧?”

“你别管,本将喜欢。”

“将主这个大纲,各色人等都有了,说书先生们一定爱讲,只是,女子太多了些。”

“女人多,老百姓喜欢看。”

“好吧。”王贯清又问了些细节。

呼延庚一一回答了他,随后说道:“写成之后,将这些书稿送给说书先生们去讲,让各个茶馆,给作者分成,每一杯茶分五文钱。”

和王贯清聊过之后,已经是下午未时,这时代的人大多吃两餐,但呼延庚一直保持着三餐的习惯,到现在他还没吃午饭,于是便去找黛绢要些吃食。

刚吃完午饭,张宪又找上门来,他已经按照呼延庚给他的规划,写了一个整军的条陈。

在历次战斗以来,体现出呼延庚所部的两个最大的弱点:一是没有谋略,二是兵力不足。接着他开始说如何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

“日常团练厢下辖五个指挥,遇战事需要保甲兵参战的,则各厢扩编到十个指挥,与正军混编。”

“十个指挥,正军和保甲兵如何配比?”

“正军原有的五个指挥,各抽出一个都,然后补入一个都的保甲兵,正军与保甲兵配比是四比一。相对的,另五个指挥,正军与保甲兵配比是一比四。”

“我军目前十一个团练厢,如果每厢十个指挥,则可以迅速拉起五万人的大军。”

呼延庚点了点头,这才有点快速动员的样子。

“我们北洋军……”

“住口!”张宪刚开了个头,呼延庚厉声喝止,“军纪中先加一条,以后以红巾军自称,严禁自称北洋军,初犯者打十军棍,累犯开除。”

求收藏、求评论、求打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