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赵盛(1 / 2)
进入十一月后,天气变得非常寒冷。青源村周围的大山上灰蒙蒙的,覆盖着冰雪;溪水干涸,池塘的水面像钢板一样又冷又硬。每天早晨,地面都有霜冻,高升和张桂又多了一项工作:给地面除霜。
棉花的收成微薄的可怜,每亩只有几公斤,而且还是那种黄不拉几(高黑说发黄的原因是棉铃被霜冻了,壳上的颜色染到了棉花上),花苞只有很小的一点,棉籽也很少。
兆筱钰给双胞胎做了一身连体的婴儿服,用新下的棉花塞得鼓鼓囊囊的,大丫笑说他俩裹得像粽子,大蛋则觉得更像是一对狗熊。
两只“熊仔”已经爬的很溜了,兆筱钰把西外间的炕收拾出来,让两个孩子在上头爬。颜傅特地给他俩钉了一截栏杆,以防他们掉下去,在尝试了几次之后,他们又发现了一种新玩法:‘越狱’。
与此同时,蝗虫小队也开展了自己的副业。
因着原料有限,他们在做完这一批火弹后暂时停工了,颜傅闲来无事,把石灰、石英之类的掺进黏土里混成了“烟斗泥”,他给自己烧了一个锤子烟斗,虽然外型不太美观,但胜在烟道顺直通透。塞上发酵的烟叶,颜傅美美抽了来到青源后的第一斗烟,感觉非常满意。
高黑见了也吵着要学,当兵的哪个不是老烟枪,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大家烧起了砂锅、茶杯、坛子,花瓶之类的,别说,用“烟斗泥”焙烧出来的坯子还挺精致,比瓷器也不差啥。
后来家里摆不下了,兆筱钰提议他们去集市上摆摊,一开始大家还扭捏着不好意思,后来在孩子们的帮助下,竟也渐渐有了客源,还有不少人专门跑来定制。
高黑嘚瑟的不行,“爷们儿哪天不当兵了,当个匠人也能养活老婆孩子。”
也许是因为太忙了——要同时照顾五个孩子,还要给四十口子人做饭,收拾家务——所以,当兆筱钰突然意识到明天就是冬月十八,该出发去赵家堡的时候,简直有些难以置信。
“明天你先去送新儿,”晚饭的时候,兆筱钰跟颜傅和孩子们交代了一遍第二天的日程,“你回来咱们就走,新儿,明天下晌是你腰果叔叔去接你,后天晚上你们再一块儿去你姥爷家。”
大蛋又惊又喜,“骑马去?”
“嗯,到时候还有你高黑叔叔他们。”喝喜酒这样的大事儿怎么能落了蝗虫小队诸人,高黑他们连贺礼都准备好了——亲手烧制的夜壶、痰盂、花瓶等等,林林总总一大堆。
“娘,我和妹妹跟你一块走吗?”大丫很是期待的望着兆筱钰。
“嗯,我都给你们请好假了。”
大蛋羡慕的看着姐姐妹妹,“娘,这次咱们能在姥爷家多住几天吗?”
“嗯...到时候再说。”兆筱钰催促孩子们赶紧吃饭,“新儿,待会儿你先跟你爹去泡澡。”
...
第二天,颜傅从临水回来后,套上牛车,一家人往赵家堡去。
车上的棚子是高升和张桂做的,接触时间久了,兆筱钰发现她家这两长工确实不错,能干,也人踏实。除了种地,高升还有一项特别实用的技能:编筐,他爹原先是篾匠。
颜傅由此发明了一种新型的火弹,挂在树上或者房梁,引线搓结实,等到了安全的距离一拉,火弹嘭的就炸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