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回归县衙接摊子(1 / 2)
时维八月,九月未央,又有花桂飘香,洛阳的牡丹早在五六月就已经在文人墨客们的惋惜与叹息之中凋零,而此时的苏州府,木芙蓉与秋海棠开得正艳,大街小巷也开始售卖桂花糖桂花糕桂花饼甚至桂花糖水。
有了三六九这个老江湖的保驾护航,李秘带着姜壁,很快便回到了吴县境内,也没有回县衙报到,径直到了项穆老爷子这边来。
袁可立早已听说了李秘在吴江县婆龙砦的事情,此时受到项家奴婢的通禀,也惊喜万分地来见李秘。
李秘将姜壁引见于项穆,又说道他的身世,项穆一听说姜太一之名,也吹了吹胡子,想来往日里与姜太一也有过龃龉,不过当李秘将木盒拿出来,提出姜太一的交易之时,项穆又来了兴趣。
他毕竟是个收藏家,对姜太一那一点点偏见,又如何能够抵挡他追求宝物的脚步?
李秘不知道那木盒里装着的是甚么书,只知道项穆毫不犹豫便拿出了全套的十大禁书来,眉头都不皱一下。
袁可立来到之后,却并不需要李秘引荐,因为他担任山西道巡按御史之时,姜壁正在山西当推官,两人本是旧识。
李秘也没想到姜壁竟然还做过推官,早先也说过,新科进士通常会授以主簿、县丞、推官等佐贰官职,而后才会晋升到知县这样的正印官,姜壁当过推官也就不足为奇了。
再者,若非当过推官,只怕姜壁也不可能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里,搜集了如此巨量的关于周瑜,或者说王佐的情报资料。
其实李秘并不知道,这个姜壁在历史上也是个探案高手,最后还当上了大明的大理寺右丞,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李秘结交袁可立,便是希望改变些甚么,希望袁可立不要再沉寂二十六年,而是提前起复,再度进入官场,加快自己的仕途脚步,也好为百姓谋求福利。
只是他没想到,自己在调查过程中,无意结识的姜壁,同样也是烧了一把冷灶,这个姜壁往后在官场上,尤其在司法方面,几乎走上了巅峰!
诸人坐在花厅里头喝茶,仍旧由袁可立来煮茶,三六九是个粗人,也不掺和,坐了一会,礼节做到了,也便退了出去。
李秘便将来龙去脉说道出来,非但袁可立,便是项穆也被吸引了,讲述到自己查到嘉定县之后,便由姜壁接过话头,将关于这个周瑜的事情,一五一十说清道明。
项穆虽然藏书千万,但他绝不是个书痴,他喜欢的是好玩的,值钱的,稀有的东西,各类典籍孤本只是其中一项罢了。
他家中书童如云,各个都必须读书认字,若雇些个睁眼瞎,有眼不识金镶玉,把那些孤本珍本给弄坏弄丢了,可就要悔青肠子了。
所以,于他而言,调动这些书童以及自己的门生,来整理这一大车传闻资料,并不算甚么难事,再加上这个不知是周瑜还是王佐的年轻人,实在太具传奇性,也太过神秘,袁可立恨不得马上加入调查,自然不能少了他出力。
把事情都交托清楚之后,姜壁便留在了项穆府中,许是姜太一做的那笔交易,又或许是姜壁与李秘有交情,又或许是这个案子太过离奇,使得项穆对姜壁也产生了观感。
袁可立横竖是个赋闲的寓公,自然也留在了项穆府中,与姜壁等人一道,梳理那些资料,希望能够统筹交算,找出一两个头绪来。
李秘则在午后,离开了项府,回到了县衙,他让谢缨络将秋冬送到了府衙来,到底是要看一眼的。
再者,他也想知道,简定雍是如何措置蔡葛村事件的。
李秘虽然挂着捕快的名头,但正经坐在签押房里,或者拿票干活,几乎是没有过,整日里都在忙着查案子,但这些案子又超出了吴县的管辖范畴,说不上失职,但也说不上称职。
而对于李秘,县衙的人也感到有些不尴不尬,这个从没来签押上衙的捕快,如何都没人敢藐视,更没人敢冲撞,毕竟李秘虽然只是捕快,可掰着指头数一数,他接触过的封疆大吏,比他们这些人见过的都还多!
当李秘出现在县衙门口之时,连那当班的衙役都以为自己眼花了,过得许久才反应过来,赶忙将李秘请进了衙门里头。
简定雍得到通报之后,也是亲自出来接见,这哪里是个小捕快该有的待遇!
“你可是回来了,本官屁股都要着火了...”
见得李秘,简定雍也是一脸惊喜,而他身旁的钱师爷仍旧笑吟吟地笼手站着,只是朝李秘点了点头。
李秘也带着些许歉意道:“是小的麻烦县太爷了...不知蔡葛村的事情如何了?”
这不提也就罢了,提到蔡葛村三个字,简定雍脸色就有些为难起来,朝李秘道。
“本官正是为了此事着恼来的,本官接了线报之后,便把蔡续宗和蔡惊蛰父子抓捕归案,连那葛家赤脚郎中也都拘拿了回来,然则他们一口咬定,说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