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抵达开封(1 / 2)

加入书签

384抵达开封

【今天的章节奉上,求求收藏订阅啊!!】

这次李子霄共计打算打走近七千人马,但并不止四营,李子霄是故意将他手下人马的编制,说少些。

毕竟这个时候,李子霄要是随便就能拿出七八个营出来,估计卢象升都得被吓一大跳。

而这次,李子霄实际上除了要带走的两个步军营,一个骑兵营,一个辎重营外,还包括保护他安全的护卫营,半个火力营。

至于两个步军营的人选,李子霄也已经想好了,他准备带走李天霸的‘虎贲营’和徐魏的‘铁血营’。

到时候,他会留下周大柱的‘先锋营’,以及善守的刘重的‘陷阵营’,以及新兵营,镇守徐州。

李子霄走后,卫宏将负责徐州防务,同时李子霄下令让他开始在徐州招募新兵,这次可不是给城防军招募,而是给白龙军招募新兵。

一天后,李子霄手下人马就全部准备完毕,可以出发了。

只不过,李子霄这次并没打算走陆路,而是打算走黄河水路。

要知道在他重金砸下去,他手下此时已经拥有了一支,多达三十艘大船船队。

而从徐州到开封走黄河,正好最合适,走水路还可以让士卒们好好休息,养精蓄锐,不用长途跋涉。

只不过,三十艘大船依旧不够,他又向徐州一些拥有船只的商人,租用了三十条大船,才得以运走手下七千多人马,以及众多的辎重物资。

正好两天后,李子霄在徐州码头登船,率领手下人马沿河西进,赶往开封。

……………………………………

崇祯十三年,三月二十七,在运输白龙军士卒的一条大船上,‘虎贲营’一部的一名旗将吴六指,早早的就醒了。

其实,昨天晚上吴六指基本上,就没怎么睡着,一直都处在迷糊状态。

吴六指是去年在永城县加入白龙军的,因为北征一战中,他作战英勇,表现出色,击杀敌人众多,深得上司看重。

这不等到了徐州之后,他便从一名伍长,提拔到了旗将的位置,手下管着百十号人。

吴六指是他的绰号,因为他右手天生六指,至于他真正的名字,反而没多少人记得。

吴六指是地道的黄土高坡人,去年年初逃荒到永城,混在流民群中,被白龙军招募。

他过去见过最多的就是黄土地,一年中干旱的天最多,雨天很少,漫天的灰尘早已习惯,甚至那里河流都少的可怜。

直到现在他到了中原江淮,见到了更宽阔平坦的平原,还有那遍布的江河。

可他从来不会游泳,更没有坐着巨大的江船,行驶在那大河之上。

所以,在他一登上江船,就感觉脚下没了根,整个人都不稳了。

没片刻,他就和不少部下一样开始晕船,呕吐,天翻地覆。

整整一天一夜,他就跟快死了一样。

今天早上醒来,吴六指总算是感觉好受了一些。

听江船上的水手们说,他们已经离行驶了五百里了,很快就会抵达开封了。

这让他简直难以想象,一日夜,就已经驶出五百里外了,这要是换做是在陆地上,估计得将马队跑折腿才行。

吴六指提着吊桶,从河里打上来一桶河水,洗过脸后,感受清爽了不少。

吴六指所在的这条船不小,虽不是船队最大的船,可他麾下的一旗三什人马,总共一百个二十多兄弟。

另外还有三十多匹骡子,加上七辆厢车,以及上万斤的粮草辎重,却全都装在船上。

黄河上风很大,明末的冬季时间很长,此时北地的气候还未回暖,一股股冷风吹过来,让吴六指清醒了不少。

吴六指在晕了一天后,他终于有些适应,船在江上行驶的感受了。

旁边的那条船,是吴六指所在队,队将乘坐的船只,此时从上面传来了喇叭声。

虽在船上,可吴六指他们这些白龙军将士,却依然没有放轻松,每天都要按照号令起床训练。

也许他们的武艺战技,不是最精湛的,但白龙军中每个将士都对旗鼓号令,是绝对的熟悉。

在白龙军军中,吹喇叭是掌号,负责指挥将士平日里的作息训练。

这第一次是头号,这是要人收拾行李,准备饭食。早上吹第一声,也就是起床号。

根本不用吴六指去催促,他这一旗的士卒,在听到起床号后,就都纷纷出了船舱,来到了甲板之上。

吴六指这一旗,有五个伙兵,此时五个火兵背着自己的铁锅,挑着木桶来到甲板上,开始做饭。

趁着伙头兵做饭的时候,吴六指要率领部下,进行清晨出操,只不过现在在船上,他们日常的跑步就取消了。

吴六指所在的这艘船,是徐州一个商人的船只,被李子霄租用来的。

此时,这艘船上的王姓船老大,笑着走了过来。

“将军,早上小的们在船上撒了几网,捞起不少鱼,都还新鲜着呢,给你们送几条过来,炖着吃。”

鱼都很新鲜,也很肥,吴六指笑着收下,也没客气。

“多谢王哥。”

王船头和吴六指简单聊了几句,就回去了。

吴六指把几条新鲜大鱼,交给火兵们收拾,然后便带着其余的队员们,开始进行早上操练。

他们身在船上,无法再进行早晨的例行负重长跑,吴六指便带着大家做俯卧撑,打拳。

在白龙军中,每个营每月都要参加定期比试,成绩差的要罚,如果几次比试成绩,都没提升,他这个旗将可就有可能被降职。

众将士锻练了大约半个时辰左右,天已经大亮。

这时隔壁船上,再次传来喇叭声,这第二次掌号,就是让白龙军将士们吃饭,准备出操。

这时,那五个火兵也把一百来人的早饭做好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