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五章(2 / 2)

加入书签

从主动接触到主动放弃,这个过程出乎了很多人的预料。谁也不知道方蛰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不排除他是以退为进。李斯特回到米国后,很快得到了准确的消息,IBM方面对于笔记本业务的出售,内部也进行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争论的焦点很简单,要不要出售。IBM笔记本业务的现状是不盈利,还有小额亏损。这个现状股东肯定是不满的,希望进行改变的时候,有人想收购。自然有差不多一半的高层动心了,另外一部分就是既得利益者,希望守住这个部门。

要知道,一旦换了东家,很多人是要失业的。新东家肯定不会留下太多的人,甚至可能会把原有的人员全部拿掉,这一点都不奇怪。双方都是有人的,所以要吵架。

一边说出售会导致IBM的企业形象受损,造成内部的动荡。一边说,有的人制造困难,导致收购谈判终止。这个知道困难,自然是报价以及要求把生产放在米国。

全世界的产业资本都知道,把钱投到东方某大国,然后游说政府迫使某大国的货币升值后,产业资本能赢两次。就这还有人指望把生产放在米国,真拿别人当傻子么?傻子能有钱收购IBM的笔记本业务?

这种吵架往往是没有结果的,如果内部不出现权利结构调整的话。

东方某大国内的新闻,也报道了关于这次收购的消息,并且称因为某些关键结点,我方企业主动暂停了谈判。这个结点是啥,新闻上没说。

于是造成了这么一个认知,就是某电子集团肯定是不差钱的,不然也不会提出收购。某企业在新闻里刷了一波热度后,反应在股市上就是新一轮的上涨,反应在市场上就是新一轮的热销。如果不是政府采购这一块,幻想篱笆扎的紧,新一年的第一季度销售,幻想就会输的很惨,纸面数据也会越发的难看。

这些都是后话了,新的一年来临前,方蛰最后确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ASML的新一代设备,方蛰的公司将作为第一批客户之一。看好东方某大国的不仅仅是产业资本,ASML也很看好,并且把这里作为打败尼康的又一个主战场。

这么说吧,这个时候的ASML,还不认为自己一定能打败庞然大物一般的对手。

所以,来自东方某大国的订单,对于ASML而言,实在是一个重磅的筹码。更巧的是,因为反恐战争,现在的米国也没多少精力关注这些。这么说吧,这个窗口期方蛰抓住了。在往后不用太久,有个三年时间,ASML就能把尼康打的节节败退。

真的到那个时候,再想拿到新设备,难度就几何基数增加了。

现在把一切都提前做好,为今后的继续升级铺好了道路,将来即便出现某些波折,能够游说的就去游说,能够花钱解决的问题都不算太大的问题。

最关键的一点,在产业技术方面,尽快的追上所谓的技术代差。

这个代差,还仅仅是在最后一个生产环节上的。

ASML那边很干脆,03年的五月份,第一批新设备将交付,同时拿到设备的还有大员和三星。这一碗水端平了,至少看起来是这样,但有设备不等于你能生产最出尖端的产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