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教谕何一卿求月(1 / 2)

加入书签

(ps:求推荐票,求推荐票~)

宁修还不明白刘惟宁的意思,笑着解释道:“哈哈,我这是笨鸟先飞啊。本身对于注解的理解就不是很透彻,若再不多分析恐怕就更难领会了。”

刘惟宁神色一正道:“难道宁朋友和朱子的观点不一致吗?”

宁修这才明白刘惟宁会错意了,连忙摆手道:“宁某绝不是那个意思。宁某只是把朱子他老人家的话翻译成自己的话。”

“把朱子他老人家的话翻译成自己的话?”

刘惟宁越听越懵,这宁修说的话怎么那么难懂呢?

宁修继续解释道:“朱子他老人家有的注解相对晦涩难懂一些,若是硬背难免影响理解。故而宁某就会把朱子他老人家的话换一种方式注解在旁边,这样看起来一目了然,不会出现发懵的情况。”

其实宁修这样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是穿越客。

虽然他全盘继承了小秀才的记忆,在古文的阅读上没有任何的障碍。但他毕竟还是个现代灵魂的人,看到这些生涩的古文还是会有些发滞,得稍稍缓一缓才能将小秀才留下的知识和古文结合。

这在平时当然没有什么问题,无非就是多花一些时间罢了。

但若每次都如此,就会形成习惯,到了真正考试的时候也会有这么一滞的情况发生。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要知道乡试、会试这样的大考其实考试时间是很紧张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十分珍贵。宁修可不打算在这种事情上浪费时间。故而他要做的便是强迫自己习惯小秀才的思维方式,用古人的思维方式去读四书章句集注。

这就需要一个转化的过程,通过不断的强化训练适应。

所以宁修会在四书章句集注上注解,其实就是把朱子他老人家的话翻译,这样能够第一时间反应过来。

通过大脑内部的一一映射,宁修可以使朱子的批注和他的批注完美对应,真正考试的时候就能第一时间反应过来。

当然,这些话他不可能跟刘惟宁说,故而在刘惟宁听来这个解释还是有些怪异。

好在误会已经消除,这就足够了。

通过这件事,刘惟宁对宁修的态度悄然发生了改观。

他原本以为宁修就是个喜好玩弄诗词的人,不曾想他对于儒家本经要义的研读如此认真。不但通读四书章句集注,还在集注上附上了自己的理解。

这种行为乍一看有些惊人,但细细想来却是宁修用心钻研学问的体现。

宁修不但有才情还刻苦读书,为人又谦虚有礼,如此完美的人真的不多了。

一想到此,刘惟宁就对自己在青庐诗会上的表现感到羞愧。

他正想要对宁修道歉,县学教谕何一卿却是背负双手踱着四方步走进明伦堂来。

刘惟宁蹙起眉头心中暗叫晦气,却也是挺腰昂首坐的端正。

何教谕本就看他不顺眼,要是再让这厮抓着仪态做文章,刘惟宁不定会被怎么恶心。

他只能尽力让自己表现的完美,让何教谕挑不出毛病来。

何教谕走到桌案前坐下,一边捋着胡须一边幽幽道:“一个月后就是科试,老夫命尔等提前返回县学备考。既已到了时间便不再等,杜训导,点名吧。”

宁修定睛看去,只见这何教谕穿了一身青衫,头上戴了一只东坡巾。其宽额高鼻,杏目蚕眉,端是一副儒士的形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