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皇帝万岁!(七)(2 / 2)
热月一日,亚尔夫海姆占领区内各大城市隶属于财团的贸易公司开始陆续出售棉纱。投机商一看有棉纱放出,不管价钱多少,一窝蜂地扑上来吃进。可令投机集团和围观群众感到不解的是,贸易公司在出售棉纱棉布的同时,居然在逐步提高价格,开始一路向黑市价格靠拢。这种行为太过违背亚尔夫海姆自身立场,也看不出什么明确的目的,人们只能暂时解释为亚尔夫海姆同样在通过涨价套利。
对于想不明白的问题,投机商们选择无视。如今最重要的是如何在这一波涨价风潮中进一步攫取利益。
根据过去的经验判断,紧俏商品一天就能涨好几轮,不但可以应付拆借利息,更可以获得暴利。比起思考一时半会儿不会有结果的问题,抓紧一切时间和资金吃进更多棉纱和纱布才是要紧的正事。不知不觉间,投机集团兜里的资金已经被吸干,全部换成了棉纱和纱布,然而贸易公司依然在不断出货。由于财团下属的银行拒绝提供借贷,投机商们就借高利贷,不惜每天支付50%,甚至100%的惊人利息,只为吃进更多的棉纱。
至热月四日,总体物价水平到达获月底的2.2倍——这正是亚尔夫海姆经济战争开始前定下的物价目标,在此价格水平上,亚尔夫海姆财政部的会计们经过严密计算,手里掌握的物资和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相当,已经可以进入第二阶段。
热月五日,各大城市的贸易公司同时抛售纱布,并不断地调低价格。依然不知死到临头的投机商还在继续吃进。但国营公司的物资铺天盖地而来,不仅越抛越多,后续调运的纱布整车整车通宵达旦的拉进各大城市。各个国营商店囤积的纱布堆成山一样,面对这座纱布之山,就算是动用一国举国财力,也不可能在仓促间吃下去……
面对压倒性的物资数量,投机商绝望了,热月十日,各地投机商开始抛售自己手中的纱布,抛风一起,纱价应声而跌,棉纱市场行情如雪崩一般一泻千里。吕德斯市面上的纱布价格一天之内下降一半,投机商血本无归。但是亚尔夫海姆丝毫没有放他们一条生路的意思,紧接着出台三条狠追猛打的命令:第一,财团下属所有企业的钱一律存入财团银行,不向查理曼人开设的私营银行和企业贷款;第二,规定所有查理曼人的工厂不准关门停产,而且要照发工人工资。如有违抗,将视为敌对行为,会受到最严厉的惩罚;第三,各项税收立即开始征收,税金不能迟缴,迟缴一天,就得罚应税金额的3%。
三条命令一出,不光参与面纱投机的投机商纷纷破产,连带许多私营钱庄也因此而大量倒闭。
就在棉纱市场一泻千里的同时,粮食市场同样尸横遍野。
受战争和投机商垄断市场的影响,停战后的一段时间里,查理曼国内依然处于普遍饥饿状态。预估到亚尔夫海姆会将大量粮食投入查理曼,投机集团在准备棉纱之战的同时也在筹集资金,大量囤积粮食,市面上能买到多少面粉和其它主粮就买下多少,然后等待粮价飞涨。
结果如同棉纱市场一样,他们再次打错算盘。在全面启动经济战争之前,亚尔夫海姆就通过海外殖民地输入大批粮食,同时启动各地长期保存的战备储量,到热月一日,查理曼各地的粮库里已经囤积了足够所有查理曼人吃一年半的粮食。热月五日大量抛售棉纱的同时,财团控制的所有粮食批发和零售中心,一口气抛出了一百万吨面粉(这还不是亚尔夫海姆的全部底牌),粮食价格不但没有上涨,反而连续下跌。在粮价暴跌的风潮中,投机商唯一能做的,就是抢在进一步贬值前,把自己手里囤积的粮食全部抛售出去,而这又进一步加剧粮价下跌……
两战全败,投机商们血本无归。查理曼各地的投机商、大贵族、政府官员、军队后勤高管纷纷自杀,大量私营批发商、私人钱庄倒闭。一夜之间,全国物价一下子稳定下来。
“这些人本来有机会好好活着,只要安分守己,完全可以过着富足的余生。但他们并不乐意珍惜生命,总要在死亡边缘疯狂试探。最终,他们如愿以偿,作死成功了。身为旁观者,我们对此只能耸耸肩,送上一个祝福,给他们的墓碑上留下一个‘活该’的墓志铭。”
尼德霍格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条巧克力,放在鼻子底下轻嗅,细长的眼瞳瞥了瞥办公桌对面局促不安的男人,咧嘴笑了起来。
“非暴力不合作——没有暴力就不会合作,这是对这次事件最恰当的评价。你不这么认为吗?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教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