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前进的旗帜(1 / 2)
香港国际电影节将由香港电影协会接手主办在过年前已有风声传出,而在年后不久,香港电影协会就正式与市政局达成相关协议,香港电影协会取代市政局成为香港国际电影节的唯一主办方。
按照香港电影协会会长会议作出的决定,接下来将对香港国际电影节进行全面改革,经过近半个月的讨论,终于拿出一个较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首先是设立五个独立的电影节单元:
第一,主竞赛长片单元,电影节最主要的单元,每届统一规定为20部,必须是首次展映的新作。
第二,非竞赛单元,搜集国际上的优秀影片,每届统一规定为10部,曾获得过戛纳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和香港国际电影节奖项的大师级导演的新作将被优先考虑;
第三,主竞赛短片单元,每一届统一规定为10部,必须是首次展映的新作;第四,经典回顾单元,不设具体数量,视具体情况而定,回顾过去的经典影片;第五,导演双周,鼓励新人导演的创作。
其次是设立了五个奖项,分别是评审团大奖,颁给最有原创性或最有研究精神的影片;最佳导演奖,颁给表现最佳的导演;最佳女演员奖,颁给表现最佳女演员;最佳男演员奖,颁给表现最佳男演员;最佳剧本奖,颁给最优秀的剧本;以及最大的奖项金紫荆奖,颁给最优秀的影片。
另外。还有一个不常设奖项——终身成就奖,颁给那些为电影做出过突出贡献的电影工作者。
与以前相比,改革的香港国际电影节最大的变化就是设立了奖项。这样将能增加的提高世界各地优秀电影和电影工作者的参与热情,以强大的受关注度,来提高香港电影的国际地位。
顾辰的目标是把香港国际电影节打造成能与戛纳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和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这三个国际a级电影节相比肩的电影盛事,与香港的电影产业形成一种相辅相成的共存关系。
至于举办时间,也由每年的复活节期间,移到每年的9月中旬到下旬,错开欧洲三大电影节的时间。
在方案制定之后。香港电影协会就正式对外公布了,如此彻底的改革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反对的人也不是没有。这些人大多都认为,当初创立香港国际电影节的目的就是以学术研究为主,香港电影协会的改革已背离了这个初衷,更有个别自以为是的学者在报纸上公开抨击。
对此不仅顾辰。绝大多数人都嗤之以鼻。就如黄沾在《明报》专栏中写的:“香港国际电影节既然存在,那就应该有它存在的实际意义,我没看到过去十几年香港国际电影节给香港电影来人了什么,倒是看到许多人借着这个平台在自娱自乐,以专家为自我标榜在招摇撞骗。”
黄沾的话无疑是比较极端的,不过他嘴臭是全香港人都知道的,很少有人会真的和他计较。
如果说黄沾的话读者只是一笑置之的话,那么金镛的评论就很有分量了:“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是一成不变的。哪怕是顽石,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的变迁而逐渐风化。如今的香港电影正处于历史上最黄金的时期,香港国际电影节必须顺着时代的潮流,做出适当的改变。”
“这种变化不在于它的力度有多大,而在于它是否适合,就我看来,无疑是最符合香港电影的利益的。”
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想要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而这也代表了娱乐圈内大部分人的想法,对他们来说,改革后的香港国际电影节就是一个向全世界展示香港电影和香港电影文化的最好舞台。而作为香港电影工作者的他们,也将是这个舞台最大的亮点,也是最大的受益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