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循序渐进(1 / 2)

加入书签

送走道拉斯,顾辰又去看了伊利亚诺夫,真正的科学家就是真正的科学家,尽管如今团队尚不足百人,但是伊利亚诺夫对科研的热情丝毫不减,每日除了吃饭睡觉外,都投入了al-41f的研发当中,就连自己苏联的旧识来了都没有时间见面,用废寝忘食来形容丝毫不过分。

现在伊利亚诺夫正在制造al-41f发动机的初样,然而尽管研发中心的科研设备比之苏联不知要先进精良多少,又有充足的科研资金,可由于人手不足,初样的制造速度要相对缓慢。

要知道哪怕就是在苏联,而且一切过程都很顺利,al-41f发动机想要从图纸阶段完成到初样的制造也至少要两年时间,在香港就更加不如了,除非能有像在苏联时那样的科研团队。

当顾辰走进伊利亚诺夫的工作室时,伊利亚诺夫正在对着桌上的电脑发呆,电脑屏幕上都是些复杂的机械图案,线条错综复杂的,看得人头晕,反正顾辰是看不懂,可能是听到了脚步声,伊利亚诺夫转过头,看到是顾辰进来立刻站了起来:“顾先生有段时间没来了,欢迎。”

握了下手,顾辰看向电脑屏幕,微笑的说:“刚才我进来看到伊利亚诺夫对着电脑发呆,怎么了?”

伊利亚诺夫耸了下肩,无奈的说:“没什么,遇到了一点小问题,顾先生放心。我很快就能够解决的。”

顾辰能看出伊利亚诺夫眉宇间的抑郁,很显然这所谓的‘小问题’不见得真的是‘小问题’,他略一沉吟。微笑的说:“其实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在伊利亚诺夫先生的这个科研团队中能为先生提供实质性帮助的恐怕只有罗伯特和克里斯(见394章),力量实在是太过弱小,哪怕以后人手得到补充,想要完成生产定型,恐怕没有10年时间,不太可能。”

“毕竟al-41f发动机应用了许多新技术。且技术指标太高,研制难度自然也就大了,因此我觉得先生何不以al-41f发动机的技术为基础。先研制一款降低了技术指标的发动机,待这款发动机研制成功,相信先生的团队也积累够经验了,到时候再研制真正的al-41f发动机。”

顾辰的办法就是循序渐进。前世俄罗斯使用的也是这种方法。先利用al-41f发动机的部分技术研制一款推力超过al-31f发动机的航空发动机作为过渡型号,然后再利用成功经验研制真正的al-41f发动机,这样既能解决军队紧急所需,也能降低因跨度太大而增加的研制难度。

伊利亚诺夫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说:“顾先生的方法或许真的可行,al-41f想研制成功确实没那么容易,若是降低技术指标,研制难度肯定会下降很多。而且我也参与过al-31f发动机的研制,虽然没有资料。但我对这款发动机很熟悉,若是用al-41f的部分技术研制一款参数与al-31f差不多的发动机我还是很有信心的,人手足够的话五年之内就能定型。”

al-31f发动机的性能参数在21世纪20年代可能已经略显落后,但若是伊利亚诺夫真能在5年之内拿出一款与之相差不多的发动机,那在90年代和21世纪初绝对是世界最顶尖的。

“那好,就这样办,先研制一款降低性能指标的发动机,人手方面你放心,到明年年底,你需要多少人,我就能给你弄多少人来,这次道拉斯从苏联带来的人中有几个发动机方面的研究员,后续还有送来一些,你就先用者,平时多发掘年轻人中的优秀者,看看有没有可以培养的。”

“这段时间新招收的人中有几个年轻人很不错,我正在观察,如果有可以培养的,我会给他们机会的。”

苏联的科学家和科研人员是研发中心起步的关键,但从长远计,还得自己培养人才才行,这也是为什么他要向香港大学物理与工程学院捐款的原因,就是希望香港大学能多培养一些物理与机械工程方面的人才。不过香港还是太小了,人才自然也相对较少,未来还得倚靠大陆才行。

聊了会天,伊利亚诺夫带着顾辰在航空动力系统设计部的各个部门视察了一下,顾辰能看得出每个部门的人的工作积极性都非常高,这既是因为研究中心给他们提供了堪称全球一流的科研环境,让他们可以尽情的施展所学的知识,也因为他们获得了同行中最优厚的生活待遇。

根据研发中心制定的技术人员管理制度,研发中心的技术人员分五个等级,由低到高分别为初级设计师、中级设计师、高级设计师、副总设计师和总设计师,总设计师是每一个设计部的负责人,都是由顾辰直接任命的,而副总设计师则由研发中心的主任和总工程师一同任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