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黑洞不是这么黑的(1)(1 / 2)

加入书签

在1970年以前,我关于广义相对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是否存在一个大爆炸奇点。然而,同年11月我的女儿露西出生后不久的一个晚上,当我上床时,开始思考黑洞的问题。我的残废使得这个过程相当缓慢,这样我有大量时间。那时候还不存在关于时空的那些点是在黑洞之内还是在黑洞之外的准确定义。我已经和罗杰·彭罗斯讨论过将黑洞定义为不能逃逸到远处的事件集合的想法,这也就是现在被广泛接受的定义。它意味着,黑洞边界——即事件视界——是由刚好不能从黑洞逃逸,而只在边缘上永远盘旋的光线在时空里的路径形成的 。这有点像从警察那里逃开,但是仅仅维持比警察快一步,而不能彻底逃脱的情景!

我忽然意识到,这些光线的路径永远不可能相互靠近。如果它们靠近,它们最终就必定相撞。这正如和另一个往相反方向逃离警察的人相遇一样——你们俩都会被抓住(或者,在这种情形下落到黑洞中去)。但是,如果这些光线被黑洞吞没,那它们就从未在黑洞的边界上呆过。

所以在事件视界上的光线的路径必须永远相互平行运动或相互散开。另一种看到这一点的方法是,事件视界,亦即黑洞边界,正像一个影子的边缘——一个即将临头的灾难的影子。如果你看到在远距离上的一个源,譬如太阳,投下的影子,就能明白边缘上的光线不会相互靠近。

如果从事件视界(亦即黑洞边界)来的光线永不相互靠近,则事件视界的面积可以保持不变或者随时间增大,但它永远不会减小——因为这意味着至少边界上的一些光线必须互相靠近。事实上,每当物质或辐射落到黑洞中去,这面积就会增大;或者如果两个黑洞碰撞并合并成一个单独的黑洞,这最后的黑洞的事件视界面积就会大于或等于原先黑洞事件视界面积的总和。事件视界面积的非减性质给黑洞的可能行为加上了重要的限制。我为我的发现如此激动,以至于当夜没睡多少。第二天,我给罗杰·彭罗斯打电话,他同意我的结果。我想,事实上他此前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面积的性质。

然而,他使用了稍微不同的黑洞定义。他没有意识到,假定黑洞已经终止于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按照这两种定义,黑洞的边界并因此其面积都应是一样的。

人们非常容易从黑洞面积的非减行为联想起被叫做熵的物理量的行为。熵是测量一个系统的无序的程度。常识告诉我们,如果不进行外部干涉,事物总是倾向于增加它的无序度。(你只要停止保养房子就会看到这一点!)人们可以从无序中创造出有序来(例如你可以油漆房子),但是必须消耗精力或能量,这样减少了可利用的有序能量的数量。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这个观念的一个准确描述。它陈述道:一个孤立系统的熵总是增加的,并且将两个系统连接在一起时,其合并系统的熵大于所有单独系统熵的总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