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0 中国不需要军阀(1 / 2)
1919年3月初。北京这时已经进入了春天,不过气候却没有多少转暖,2月的最后一天还下了场大雪,又给这座多少显得有些萧条的中国首都披上了一层白纱,好像在哀悼在河南、山东两个战场上战死的南北两军将士似的。对于在北京的北洋执政府来说,这一层覆盖了北京的白色,似乎也预示着他们的政治生命实际上已经死亡了!
现在从执政府的各部大员到底下的百姓们,都已经通过他们各自的渠道得知了南北大战的最新进展。知道了北洋第一精锐第三师在虞城弹尽援绝后举白旗投降,知道了前去解救第三师的北洋第一方面军主力在商丘也陷入了重围,眼看着又要走第三师的老路!还知道了津浦路方面军在泰山脚下遭遇惨败,第二军的两个师被完全击溃,剩下的五个师两个混成旅也在南军的突然袭击下损失惨重,现在弃了济南,退到了山东最北面的德州****??当然了,一支处于作战状态下的大军,为什么会掉以轻心被敌人来个突然袭击,就没有几个人能知道原因了。
此外,山海关一线也有坏消息传来,守在那里的北洋第十三师还是在扮演豆腐渣的角色,在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的攻击下全线崩溃!刚刚完成东北诸军整编的国民革命军第四方面军总司令蒋j石,现在也指挥着十万大军(当然不是他的全部军队),挥师入关。准备和常瑞青抢夺北京城了!
我们那位辛辛苦苦打垮了北洋军主力的常大军阀,当然也不甘心失去到嘴的肥肉,在他的命令下,张治中指挥着第八军和新八师正在星夜进军。在夺取兰考以后的几日内就连克开封、郑州、安阳等地,现在已经杀到了直隶境内。
至于北京城的那群太上皇,呃,就是东交民巷里的那些公使大人。大多已经在三月头几天打典行装南下了!在他们看来,北洋的局面是绝对没有办法挽回了,他们也只有承认现实了。当然,也不是没有留下的,英国公使艾斯顿和法国公使亨利还都没有挪窝。倒不是法国人和英国人相信北洋政府还有什么起死回生的妙计,而是他们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交谈判始终没有取得进展****[]铁血大民国240
不过北洋执政府这些日子却还在强撑着,徐树铮这个最高执政官也没有发下野通电,大本营那里还天天开会。四下搜罗部队,据说要保卫北京!那位中途下课的北洋第一名将吴佩孚是第一个带兵进京“勤王”的,他从保定带来了一个刚刚编组完成的步兵师(用三个不满员的混成旅外加上第三师的边角料编成的),还冠上了中央陆军第三师的名号!颇有一些要一雪虞城之耻的意思。
新的第三师和他们的师长吴佩孚是1919年3月3日回到北京的。在正阳门火车站一下车,就被执政府派来的汽车接到了铁狮子胡同的执政府。在一间极为僻静的办公室里见到了还在支撑着北洋这个门面的徐树铮。
徐树铮的精神看着还不错,只是头发白了差不多有一半!皮肤也显得有些松弛的样子,好像一下子老了十岁。在这间办公室里,还有另外一人。正是陆建章。对于他的出现,吴佩孚微微一愣。不过转瞬就明白,他大概是代表德州的冯玉祥吧?
徐树铮勉强挤出一点笑容:“子玉。坐吧****??你能来就好,咱们就一块合计一下北洋的出路吧。”
吴佩孚苦笑:“能找出路都已经去找了,又铮,咱们现在要考虑的,大概只有自己的出路吧?常耀如是你门下出来的,他有没有派代表联络过你?”
徐树铮拧着眉毛冷笑道:“倒是派了代表去找段芝老****??不过我是怎么也不会为他效劳的!大不了就是下野回家吃老米吧,不过现在还没到那个时候,咱们或许还能搏一下!”
吴佩孚苦笑着摇头,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徐树铮却将目光投向了陆建章,陆建章看来看吴佩孚,思索了一会儿,才开口道:“刺常的计划推进的非常顺利,那个女人已经成功接近了常瑞青的父亲常老虎****??准备要拜入常门,成为常老虎的关门弟子了!”
“刺常?你们想杀常瑞青!”吴佩孚嚯的一下就站了起来,冲着徐树铮猛地摇摇头:“又铮,常瑞青可不是那么好杀的,而且咱们北洋现在已经大势已去,杀了他也于事无补,万一泻了汤,他报复起来,咱们可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徐树铮咬了咬牙:“不杀了他,我们北洋就是死无葬身之地了!姓常的不是孙中山,他不会给我们任何一点翻盘的机会****??他已经拒绝了德州和商丘那里十几万北洋军的倒戈易帜了!他要的只是缴械投降!”
倒戈易帜和缴械投降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倒戈易帜不过是把北洋的五色旗换成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军队还是私有,对国民政府是听调不听宣,将来也未尝没有翻盘的机会!而缴械投降可就什么都没有了,虽然国民政府也不会去追究那些北洋将领的什么战争罪行(打败仗罪?),甚至还会任用其中的大部分真正有才能的军官。可是他们那些人从此就只能融入国民革命军的系统,成为国民革命军或是将来的国防军的一分子,再也不是北洋的人了,也不是一个拥兵自重的军阀。
徐树铮这使拿起桌子上的几个信封递到吴佩孚面前:“这是蒋j石给出的条件,只要我把北京城让给他来占领,他就保举我做直隶省主席!”他目光炯炯地看着吴佩孚:“你做直隶保安司令,冯焕章也另有任命****??估计是西北或是山东的什么官。而且我们三个各自还可以保留至少一个师的军队,军饷还可以由国民政府补助,直隶地方上还可以编练一些部队。”
吴佩孚的脸上闪过一丝喜色,不过随即又摇了摇头:“他只能保举。不能保证孙中山、常瑞青会同意!国民政府真正掌权的是他们俩。”
徐树铮冷哼一声:“孙中山会同意的,更好的条件他都会答应!问题是常瑞青,他现在是北伐军总司令,又是他们国民政府的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听说军委会里面有一半的委员都是他一边的,如果他坚决反对,孙中山也不会替我们强出头的****??”
这话说的不错,孙中山又不是袁世凯。他何苦为了北洋的余脉去和常瑞青撕破脸?所以只要常瑞青坚持要彻底瓦解北洋军阀,蒋j石的那些许诺可就都是镜花水月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