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召唤曹参(1 / 2)

加入书签

--------

四月八日,上午。

秦霸天与往常一样,一下早朝,立即带着小郭子来到御书房之中,一边翻阅着奏折,一边低头在纸张上写着什么,似乎又有了什么新的创意。

随着年龄的增加,秦霸天渐渐的褪去了幼稚,不仅身高有了明显突出,而且还增加了很多成熟男人的魅力,尤其帝王之气,已经变得越来越浓重。

身居帝位,俯瞰众生,掌民生死,如今的秦霸天已经变得霸气十足!

秦霸天的眼神,没有暴君的凶狠,没有庸主的贪婪,却有着一股让人亲近的柔和之光。

眼角轻动,便可看出一代圣君风采!

秦霸天抬起头,看了看小郭子,笑道:“孤肩膀酸痛,过来给孤揉揉”。

“是!”,

小郭子应了一声,立即走到秦霸天背后,轻轻的揉捏起来。

秦霸天算算日子,不由脑中一闪,连忙从抽屉中取出一份锦囊,小心翼翼的将其拆开,而后二话不说,立即认真的观看起来。

至于这只锦囊,正是当初黑衣宰相姚广孝留下的。

说实话,当初姚广一共给了秦霸天三个锦囊,并让秦霸天每过半年拆一个,等到三个锦囊拆完,自己便会在半年后返回虎国,为其效力。

(注意:三个锦囊分别有着三个不同的颜色,依次是黄、蓝、紫,每隔半年,拆开一个)。

…………

秦霸天打开锦囊,仔细的看了看,不由大吃一惊,顿时发现姚广孝所说竟与自己交于鲁肃的任务丝毫不差,莫非姚广孝能够预卜先知?

想到这,秦霸天暗叹一声,不由长舒一口气,嘴中喃喃自语道:

“好,好一个黑衣宰相,不愧是朱隶的首席智囊,果然有着非凡的才智,这种高超的智商,天下有几人能比?有几人能够与之相提并论?”,

秦霸天认真的看着姚广孝留下的锦囊,不知不觉的便进入了深思……

姚广孝一走,秦霸天打开第一个锦囊。

上面写道:

“国主陛下,道衍深知您的脾气,知道您定会如此去做,臣不敢有瞒,一旦国主按照此法行事,虽说可以险中求胜,使虎国走上一条康庄大道,但此法太过……”,

“……依照此法,若是失败,虎国不仅会一蹶不振,甚至君死国破、神器被毁”,

“尽管如此,道衍依旧会永远支持的国主,是国主最坚强的后盾……”,

二十分钟过后……

秦霸天缓缓的抬起头来,看了看一旁的小郭子,轻声说道:“别揉了,马上去叫萧何、陈庆之,以及关羽过来,孤有要事要问”。

“是!”,

小郭子应了一声,立即走出门去。

就在这时,只听外面传来了一声侍卫呐喊:

“启禀国主,萧相国求见!”,

秦霸天哈哈大笑,不由低声暗道:“不错,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到啊!”。

“让他进来!”,

“是!”,

片刻之后,萧何一步步的走进御书房,倒头便拜:“臣萧何,拜见国主,祝国主万岁万岁万万岁!”。

------

此时,秦霸天心中一惊,高声问道:“怎么,出什么事了吗?”。

萧何满脸悲愤,恨恨放回答道:“启禀国主,就在刚才鲁肃突然从国库中拿走八千马蹄金,而且还大言不惭的说这是国主注意!!!”。

秦霸天一阵无语,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说实话,秦霸天心中清楚,随着虎国地盘的扩大,若是后方没有像萧何这样的统筹大臣,估计国库中的钱财早就应该被自己败家光了。

萧何最大的特点就是守财,基本一金当五金花。

若是秦霸天给他半年的粮草,估计必会被萧何拆成一年的口粮。

虎国纵使家大业大,但依然需要这样的大臣来大理,若是花钱大手大脚,恐怕秦霸天必会被盯上“奢侈”的符号,会被称作“乾隆”的影子。

放眼天下,哪个大国没有几位股肱之臣,若非如此,国家必亡!

…………

秦霸天叹了一口气,不由分说,立即将锦囊递给萧何。

萧何接过锦囊,仔细的看了看,不由露出一丝疑惑:“国主,如此大事,八千马蹄金可够?”。

由此看来,虽说萧何抠门,但在大是大非面前,萧何还是很识大体的,知道钱应该用在什么地方,对于这一点,秦霸天感到十分欣慰。

秦霸天微微一笑,缓缓的说道:“以鲁肃的本事,估计没什么大问题……另外,我不是还吩咐他拿了一些珠宝,应该足够用了”。

萧何点点头,似乎想到了什么,连忙从怀中取出一张纸条,递给了秦霸天,说道:“请国主查看!”。

秦霸天随手接过,立即认真的看了起来。

上面写道:

“启禀国主,臣(陈庆之)以攻下了长沙全郡,但因守城需要,臣不得不留守长沙,只派鲁肃一人返回零灵,望国主莫要怪罪……”,

“……至于张飞、华雄,因一时无法攻克江陵,所以便与臣一起驻守长沙……”,

秦霸天看着信件,不由邹了邹眉,随口问道:“哦,对了,长沙郡那边官职安排的怎么样了?城中士子可够?要不要从孔子学堂调些?”。

萧何想了想,说道:“启禀国主,长沙郡大部分官员都已安排妥当,但是还有一些县令尚在选拔之中,至于那个孔子学堂,因虎国士子太少,所以就被……闲置了”。

秦霸天抬起头,连忙对小郭子说道:“去,叫张伯过来,还有,让他拿上官员小册”。

“是!”,

小郭子应了一声,立即夺门而出。

(注意:孔子学堂乃虎国的第一所国家学堂,专门用来培养国中人才)。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