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一千八百年前的军事演习(1 / 2)
曹丕此刻心惊胆战。他万万没想到,程闵居然大兵压境,他立刻向程闵派出了使者,重申双方友好的盟友关系。并强调个人的友谊。
而程闵,则是“郑重”承诺,此次大军调动,只是一次军事演习,请曹丕贤侄勿要庸人自扰之。
曹丕心说你丫若是能够相信。母猪就要上树与猴子过了。他立刻又派使者,询问军演的具体环节与时间。
程闵再次回复,由于北方很大,又有位于中原的徐州、青州,各部要来回调动,以便适应各州的地理作战环境。所以此次军演是一次长期的过程,极有可能好几年。不过曹丕贤侄不要担心。只是军演绝对不会过境的。
军演好几年,曹丕暗想你小子骗谁?他因此得出结论,程闵极有可能将这什么狗屁军演,演化成一场决战,他也因此肝胆俱裂,便又一次派出了使者。
曹丕提出:自己的中原三州。拥有强大的战争实力。并再次强调,如果程闵执意要推动这一次大规模的军事演习,那么中原一定会加强武备,谋求提升自身的防卫能力,并将派出军队监视边境线上军演的程军。若是出现擦枪走火事件,那就是程闵你的责任了。
一个月间往返许昌与邺都,行程上万里,累的死狗一样的使者再次带回了程闵的消息,只有两个字:“随便!”
“随便!”当曹丕听到这两个字的时候,有一种由衷的要杀人的心思。
看来这军演,演来演去,就会突然演化成一场大决战。
刘晔、满宠等人,进言曹丕出兵先发制人,因为他们多少看出了程闵的意图,本方若是派出大军对峙,可消耗不起,倒不如上来就打。
然而司马懿力排众议,虽然他也知道,目前只是屯兵却又按兵不动的程闵是在消耗本方的后勤储备,但若是主动进攻,会被其消耗有生力量的同时,又极有可能面对来自西蜀诸葛亮、东吴孙权的威胁。
但是,若是不出兵,程闵四路大军齐出,便无法第一时间作出有利的反击。
所以,司马懿的建议是出兵对峙,同时派出使者与西蜀诸葛亮、东吴孙权结盟。
曹丕采纳了司马懿的意见,先出兵对峙,在从中谋求变化。他也就此,向西蜀诸葛亮、东吴孙权派出了使者。
一心渔翁得利的诸葛亮,期盼能够在将来的中原大战中浑水摸鱼,所以答应了曹丕的联盟。而孙权,根本就没有什么野心,既然曹丕要联盟那就联盟好了,所以也是同意了曹丕的结盟请求。
得到两处同盟的曹丕稍松一口气,他马上命夏侯惇为主将,朱灵为都督,满宠为从事,三万大军进驻谯县与青徐州的程闵军对持。
在令夏侯渊为主将,吕虔为都督,陈矫、梁习为从事,三万大军囤于洛阳。
又令曹洪为大将,于禁为都督,刘晔为从事,出兵五万,汇合黄河沿岸的屯田兵,聚兵十万驻守官渡。
最后,令张绣、张既等人驻宛城,守备荆州。
曹丕穷兵默武,顽强的召集了新旧兵马十六万万与程闵的三十万大军对峙。
两名强大的诸侯,地盘加起来有天下三分之二,他们之间的中原决死战!已经渐渐拉开的大幕。
北地三州的中心,有一座“重工业”郡城广宗,聚集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在往北,北平郡海边有北地科学院,聚集着众多从广宗郡脱颖而出的大匠。
一千八百年前没有物理化学,这些大巧之匠,便是古代名符其实的科学家,发明家。
其中,极具名气的有三人。大发明家马钧,大机关学家黄承彦。马钧负责掌总设计,而黄承彦负责攻坚细微、不可或缺的机关连接。比如庞大的混沌级木质战略舰,庞大如同堡垒,各部件精巧的机关连接,没有黄承彦是办不来的。
这两人多在军事领域,而民生方面,有首席水利学家郑浑。
这位水利学家几乎没有在科学院待过,一年四季奔走于秦峰治下的各地水系之间,指导水浇地的设施建设。
水浇地,才能摆脱望天收,因此,程闵治下的粮食产量,每亩地平均比其他诸侯多百八十斤。别小看这百八十斤,这已经足够决定程军的粮食储备,远超任何敌人。
终于五月到了,程闵治下五州之地迎来了大丰收,各地百姓高颂着“人民大救星”程闵的名字,载歌载舞举行着丰收的庆典,各地夏粮收获工作顺利的进行着。
因此,程闵有足够的后勤储备,支持他的“战略消耗计划”。
而在望天收的中原三州,亦是喜获丰收。
然而,曹丕为了支持十六万大军的消耗,强行提高赋税,百姓不愿交出得来不易的粮食。但曹兵突然出现,完成了缴粮工作。
曹丕这么做,导致中原怨声载道,百姓民不聊生。其实曹丕也不想这么做,但若是粮食出现不续。不战自败。
曹丕焦头烂额,程闵自然是乐呵呵看着了。
程闵手下有诸多谋士,如今这几位军师又有了新的工作,就是教导程闵的儿子,大皇子程远读书识字。
这一日,程闵外面无事,便亲自教导自己的儿子程远。
“皇上!”这一日,是田丰教导。
“父皇!”正在习字的程远停下了笔。
“元浩,真是辛苦你了!”程闵说道。
田丰急忙说道:“能够教导皇子,是田丰的荣幸!皇子聪慧……。”
程闵最喜爱自己的儿子,他远大的理想和庞大的领土需要有人来继承,而从幼年抓起,是培养和教育继承人的重要措施。
所以。程闵令庞统、田丰教导程远经学先贤与为人处世之道,而荀彧、荀攸以时事政治,启蒙程远的个人思想。郭嘉、戏志才,教导有关军事谋略方面。
传授为君之道,目的当然是万世一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