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商议结束(二合一)(1 / 2)

加入书签

“全都是假的,也全都是真的,真假只在上师一念之间!”辛羸淡然开口。

所谓的中原再度对西域有了兴趣,那是假的,假的不能再假,完全就是辛羸为了能够利用天竺佛门,才提出来的一个谎言。

可若是,虚一上师能够答应辛羸前往东京汴梁,并且治好了司马云的病的话,辛羸就能将他变成真的!

尤其是,西域还有着诸多大唐遗民的存在,而且,辛七已经前往于阗佛国,而三十六也在辛羸的安排下,开始着手建立西域影卫军了,这就是准备好的铺垫!

再者,还有至关重要、涉及到了全局布置的两个重点,其一,对抗之后会兴起的蒙古人,光靠一个大宋不够,而将整个亚洲都统一起来的话,集合整个亚洲之力,朝着北方压过去,蒙古人注定只能困死在草原上!

另外就是,大象!

本来从后世的《人与自然》了解到的大象的笨重印象,在烂那陀的时候,在那头大象暴怒的时候,就已经被彻头彻尾的颠覆掉了,这样一来,既然大象也能冲锋的话,只要控制好战斗的地点是平原,那么,大象对阵辽国骑兵,又怎么会成为不可能呢?!

只要用得好了,大象就必定会建立奇功!

有着这几点存在,对于重新建立西域都护府,将天竺纳入大宋附庸,甚至纳入大宋版图,都是可以的啊!

当然,辛羸还有更重要的目的存在,所以,即便是内心有着这样的念头,他也得装出一副可有可无的样子来,毕竟,三十六计有一招叫做欲擒故纵!

青灯老和尚微微一愣,目光复杂的看着辛羸,想说什么,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虚一上师则是微微一笑:“真假在老衲一念之间么?!只不过,老衲还未成佛,心间脑际,念头繁多,还真不知晓,到底是哪一念事关这等大事的真假!”

佛,在如今的佛门修行中,是存在这么一个境界的,第一境被称为比丘,第二境金刚,第三境菩萨,第四境罗汉,第五境则是佛。

这也对应着中原武功的五境,第一境后天,第二境先天,第三境宗师,第四境大宗师,第五境吾丧我(即为仙,或者圣!)

总之,中原的武功体系的境界划分,是融合了道家和儒家的,而佛门的就简单了。

只不过,自从陈抟老祖之后,大宋境内,还从未见过能达到第四境的人。

而眼前的虚一上师,按照辛一的说法,似乎是超越了第三境,快要达成第四境的高僧了!

而辛一和三十六,辛羸手下两个武力值最强的人,也不过只是第二境巅峰而已。

但话又说回来,武功就算高到第五境的程度,对于大军压境来说,依然起不了太大的作用,除非成规模,可就连以大宋一亿人的广大基数,第一境巅峰的成规模军队,都只能营造出一个三千人的正规影卫军和那些天策军而已,更高阶层的,又能有多少呢?!

再者,第五境的人也不是没在历史上出现过,西楚霸王项羽第五境,死在刘邦和韩信这两个连第一境都不是的人手上,关羽第五境,单刀走麦城是和气意气风发,过五关斩六将又是何等英伟,但最终,不也被一个读书人宰了?!

如果说这是单个第五境被宰,那么,三武一宗灭佛事件的时候,哪一次不是有着至少三位五境的高僧出现,可最后,不同样是死了么?!

所以,辛羸其实不是太追求那些武功高强的人的,即便是影卫军,也只能当做奇兵来使用,根本不可能真正意义上的左右一场战争的胜负!

所以,即便是知道虚一上师是快要第四境罗汉,甚至是比曹国舅还猛的人之后,他心底也没有丝毫的变化和敬畏。

没有到第五境,也的确称不上是佛,用这个理由来试探辛羸,看来这老和尚并不是不会变通的人,相反,这虚一上师应该看得很透彻。

他这样的问话,虽然禅机玄奥比较多,但翻译成大白话,大概就是想问清楚辛羸将这件大事变为真实的条件!

辛羸淡淡一笑,道:“久闻上师当今天下三大神医之名,此一念,便是大师愿不愿意救一个人!能不能救那个人,能救,西域都护府的重建就是真的,若不能,那就全都是假的!”

“佛虽有菩萨低眉,却也有金刚怒目,辛将军就不怕老衲化身金刚?!”虚一和尚语气淡然,却有着一种危险的气息散发出来。

辛羸哈哈一笑:“金刚敢怒目,是因为菩萨低眉能够挽救,若是菩萨不能挽救,金刚再怒,也得笑脸相迎!”

青灯老和尚在一旁微微皱眉,但却又无奈的发现,这辛将军所说的就是事实!

若是虚一上师真的动怒杀了辛将军二人,那么,来自中原的助力,就彻底没了,而没了中原的助力,佛门衰败之势,谁都阻挡不住的!

但问题是辛将军这话,太过傲气,一时间,场面有些尴尬下来,便是虚一上师这等不在意声名的人,也一时间拉不下脸来,毕竟,这事儿若真是谈判的话,他虚一此刻,代表的是整个天竺佛门!

他可以低头,不在意脸面声名,可佛门不行!

辛羸自然也是早就看出了这一点,先前的傲气,只是为了营造属于自己的气势而已,并不是真的想将这次谈判商议给彻底弄没了。

于是辛羸又笑着道:“何况,上师虽不是佛,可也不是菩萨或金刚,而是罗汉!”

虚一上师微微一笑:“还不是罗汉。”

“那便是菩萨!”辛羸轻笑。

虚一上师点头,起身,将一旁已经沸腾的茶壶取下来,又找出四个竹杯,清香气随着哗啦啦的声音散发出来。

辛羸端起茶杯淡淡的抿了一口,茶水入喉,满口生香,那是上等清茶的香味,也混合着淡淡的竹子清香,沁人心脾。

“好茶!可以清心也!”

可以清心也乃是中原道门将茶引入道家文化之后,才形成的一个回句,这五个字中,无论那一个字开头,都能形成一句完整的话语,而且,还有着其特别的寓意。

此时,辛羸所说,可以清心也,便是一种洒脱和自信的表现。

虚一上师也淡淡的抿了一口茶,轻声道:“清心也可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