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被打脸的崇祯皇帝(1 / 2)
实在是太诡异了,这宝钞还没有正式的发行,银子的火耗却是实打实的出来了。
最起码京城的大小商户们别管多大的,都接到了衙门的通知——凡是使用宝钞缴税纳赋的不收火耗,使用银子铜板的,每一两银子要加收五文钱的火耗钱。
民间不管是百姓还是商户都是一脸懵逼的表情。
就算是咱们承认这宝钞的面值,官府也照样认可,用这玩意缴税纳赋都行,可是这玩意在哪儿呢?谁手里有?
没有你说个卵蛋?
别不是官府又是打算弄什么新的名头多收点儿银子吧?
总之,民间百姓和普通商户们的思维在这一刻得到了无限的扩展,开始往崇祯皇帝打算多收银子这方面联想。
甚至于连皇帝打算多建几个园子的谣言都开始冒头了。
而操蛋的是,民间百姓自己传出来的谣言,连诽谤君王这个罪名还够不上,锦衣卫有气都没地方撒。
紧接着盐政衙门那边儿也传出来了风声,凡是使用宝钞买盐,还是原来的价格,至于银子,不好意思,要收火耗。
而在此之前,崇祯皇帝就已经从工部和匠做监里抽了一部分人,又从二十四局里面抽了一部分死太监,共同组成了一个新的衙门。
少府。
大汉朝是有少府这个机构的,到了伪元的时候才算是废弃掉,大明朝自然也就没再设置这个机构。
但是崇祯皇帝却又再一次的把这个机构搞了出来,专门掌管着比如盐政一类的事关民生的事情。
相当于后世没事儿就找央妈哭穷要救济的国企。
当然,大明版的少府跟秦汉时的少府和后世的国企还不完全一样。
秦汉时的少府有两项职能,其一负责征课山海池泽之税和收藏地方贡献,以备宫廷之用;其二负责宫廷所有衣食起居、游猎玩好等需要的供给和服务。
后世的国企,很多一部分是真的闹心。比如移不动和联不通,都受着工信部这个恶婆婆的管,有苦没地儿说。
大明版的少府则是把这两部分给合二为一了。
简单点儿说,既要搞盐政这种赔钱的事儿,也要搞香水这种敛财的事儿。
如果说盐这种东西的需求量不是很大,或者说民间百姓对于这个价格还不够敏感的话,剩下的香水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少府专营的一些东西也传出来这个风声,可就真要了命了。
京城许多富贵人家的大老婆小妾的都发现了香水涨价了,原本就贵,现在更贵。
再这么下去,买不起香水,如何得到自家老爷的恩宠?没了恩宠,这日子还怎么过?
至于那些个跟官方大老爷们纠葛不断的豪商们则是很着急。
回收火耗的决定已经出来了,宝钞的事儿也是板上钉钉的,可是这宝钞始终不见个踪影,真等到哪一天要交商税的时候,这火耗可就要了命了。
一两银子的税五文钱火耗,可是大家伙儿谁每个月只交一两银子?谁家不是几百两几千两甚至于几万两的税?
一个月看着这火耗不多,可是一年呢?
白花花的银子就这么着莫名其妙的少了一大截,心疼!
然而让人蛋疼的是,直到崇祯九年的小年,这新的宝钞还是只闻不声,不见其踪。
直到崇祯十年的新年,崇祯皇帝大赏群臣的时候,崇祯宝钞才算是千呼万唤始出来,被崇祯皇帝赏给了一些臣子。
然后?就没有什么然后了。
宝钞一样没有发行,民间一样儿没有,至于得到了宝钞的一众大臣们在最开始的时候还打算把这些宝钞花出去,但是等拿到手里以后又放弃了这个想法。
就算是傻子都能看出来,以后崇祯皇帝肯定要发行这东西,而自己这些人手里面的可谓是第一批,光是宝钞上面的明·崇祯九年·甲XXXX的编号就已经意味着是靠前的一批了。
对于这样儿的宝钞,不拿回家供起来还拿出去花?傻了是不是?
然后崇祯皇帝一脸懵逼的看着满朝文武的骚操作,只能表示一个大写的服。
现在就开始玩收藏了?
不过转念一想,崇祯皇帝也释然了。
有道是盛世古董乱世黄金,延绵二百多年近三百年的大明现在应该算是小盛世了,虽然说天灾总是不断,可是玩古董和收藏的风气已经起来了。
连他娘的宫中藏书都莫名其妙的被大臣们顺走过很大一部分,锦衣卫到现在还在追查这些藏书的下落。
再然后崇祯皇帝也发了狠,打算把正德年间和正德之前发行的那些个宝钞给尽数兑换了。
等值兑换,拿着一贯的宝钞就能换一两银子。
为此,崇祯皇帝还专门拿出了三千万两的银子打算用做准备金,
目的就一个,无论如何也得把宝钞的信用给炒作回去。
然而让崇祯皇帝目瞪口呆的是,民间在一开始零零散散的兑换了不到五百万两的宝钞之后,就再没有人兑换了。
崇祯皇帝黑着脸望向了郭允厚:“郭爱卿不是说之前的宝钞兑换约摸需要三千万两么?如今不到五百万两,究竟为何?”
郭允厚也是一脸懵逼的表情。
按照户部的查验,正洪武年间到正德年间发行出去的宝钞别说是三千万两了,就是三十万万两也有了。
就算是各种损毁,被人拿去擦了屁股,剩下的那些怎么着也得有个两三千万两才能全收回来。
而且在已经声明了这些宝钞已经不能再流通的情况下,百姓们谁还愿意留着这些废纸不成?
总之这回宝钞的发行,处处都透着一股子诡异。
见郭允厚无言以对,崇祯皇帝干脆吩咐王承恩道:“着田尔耕部查明原因。”
不行,宝钞这事儿得弄个明白,五百万两这事儿太他妈邪门了,别不是有什么人在憋在坏呢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