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晋阳大营(二)(2 / 2)
荡阴、顿丘处在黄河北部,邯郸以南。王翦率军攻取了黄河两岸的大片土地,秦军利用黄河运送物资,大大的节省了人力物力。即便如此,王翦仍然奈何李牧不得。
同等条件之下,李牧的用兵之才,似乎还要更胜一筹。不幸的是,李牧身后的赵国,却早已十分虚弱。
蒙恬的目光落在地图之上,想到魏缭的灭赵战略,让他心里升起了一股佩服之感。这个时代的魏缭,可没有胸纳整个中国大地图的宏观条件,却能敏锐的找到一条最佳的战略路线。
王翦从南线迂回进攻邯郸,避开崎岖难行的吕梁山、太行山,看似绕了远路,实则更加省力。只是遇到了赵国最后的名将李牧,秦军的南线战略,才陷入了僵持。
南线僵持,秦军就寄希望于北线,攻破赵军防线,包抄赵军后路,可没有想到的是,北线的秦军,也战败了。如此一来,魏缭定下的灭赵战略,实质上演变成了消耗战。
杨端和的担心不无道理,这个时候,赵国的使者,奔走于各国,意图说动各国援赵攻秦,再一次实现邯郸之战那样的胜利。
战败一次不要紧,可接二连三的战败之后,饶是秦军没有覆军杀将的传统,杨端和也只能提前退役了。拼国力消耗,秦国肯定会把赵国拖垮,可夜长梦多,内心深处,杨端和还是迫切的希望打开局面。
“左庶长请宽心,时移世易,邯郸之战的时候,魏国有信陵君,楚国鼬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信陵君抑郁而终,春申君死于非命,六国之中,再也没有一呼万应的人杰之士。”
蒙恬的手指从北向南,依次划过赵国、魏国、楚国,“赵国的使者中,也没有毛遂那样一鸣惊人的才俊,所以赵军不会见到援军的影子。”
“还有燕国和齐国呢?”杨熊的目光落到燕齐两国之上。
齐国几乎全据山东半岛,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几十年休养生息下来,潜力不可小觑。燕国在战国七雄中中,属于打酱油的存在,似乎游离在主流圈子意外。
可看地图的时候,才会发现,原来燕国的国土一点也不小。秦开打败东胡之后,燕国占据了辽东半岛,疆界一直延伸到平壤一带。虽然在南面屡败屡战,但在北面,面对茫茫丛林中的东胡等北部胡族的时候,燕国可是小霸王一般的存在。
“齐国自从田法章复国之后,一直奉行和平主义的外交政策,不卷入列国之间的战事。几十年不打仗了,齐国军队的战斗力,我看还不如燕国军队呢!”
“哈哈哈······”
蒙恬一说完,秦军将领们都笑了。燕国人打仗不行,可人家却是战事不断,经验丰富,当然,打败仗的经验更加丰富。
齐国可就让人感到很奇怪了,身处战国乱世,几十年下来,齐国人竟然似乎忘记了战争。据秦国间谍传回来的消息,齐国人热衷于经商和学问,少有人愿意从军入伍。
齐国向来不重视兵家,唯一的名将田单,遭到排挤,不得不远走赵国。没有武勇之心,没有优秀的将领,秦国的军队,成了一支看似庞大,实则虚弱的军队。
要想享受和平,就得必须时刻准备好战争。作为兵家的发源地,齐国人似乎忘记了《司马法》里振聋发聩的警言:好战必亡,但忘战必危。
从秦军将领轻蔑的态度,蒙恬可以看出,秦军其实并没有把齐国放在眼里。说完了齐国,蒙恬的手指,指向了燕国的方向。
“虽然姬丹逃回燕国,秦燕两国有些龃龉,但若让燕国援军进入赵国腹地,赵国人打死也不会同意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