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秦军喊话(二)(1 / 2)

加入书签

秦军没有攻城的迹象,大梁城内的紧张气氛,顿时舒缓下来。

可下一刻,秦军的作为,却令城内的大梁人心里一惊,面面相觑。

蒙恬骑着战马,绕着大梁城,缓缓行走,细细打量,如同品鉴着车展会上的裸体车模,时不时点评一番。

其余的七队人马,各拿着一面铜锣,朝着大梁城头,敲得“哐哐哐”的响,很快吸引了城头的目光。

“城内的大梁黔首们,注意啦!“

队内嗓门最大的秦军士兵,待锣声停止后,拿出一个喇叭花形状的竹筒,架在嘴前:“天将亡魏氏,魏国的土地均已为我秦国攻陷,只剩下大梁孤城一座,外无强援。我军攻克大梁,指日可待!”

“我还以为有什么新意,翻来覆去,还是这一套。”

“是啊,要说有什么新的,那嘴前的喇叭倒是有些奇特,我等听得更清楚了。”

“诶,仔细瞧瞧,回去让里内的木匠也做一个。”

······

秦军的喊话,略显夸张,但大梁孤绝的境地,却是没有说错。蒙恬没到大梁只之前,王贲也派人前去劝降,理由大抵如此。

魏王决定与城偕亡,妻妾编入行伍,决心打一场大梁保卫战。城内的魏军,有人曾追随信陵君救援邯郸。

大梁人,心里早已明白前路的艰难。

兵法有云,道者,令民与上同意者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大梁人面对围城的秦军,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可惜的是,现在却不是邯郸之战的时候了。

没来由的,蒙恬心中突然感到唏嘘不已。

这就是战国时代的中国人,即便魏国久居中原,屡战屡败,儒风渐盛,但战国几百年熏陶出的战心,仍然光明四射。

如果可能,蒙恬真的想不战而屈人之兵,尽力减少大梁城内的伤亡。

放晴的天空,突然一片乌云飘过,太阳突然暗淡下去,秦军的喊话仍在继续。

“我军已经包围大梁,现决定决大河之水,水攻大梁,以三月为期。”

喊话的秦军士兵,面无表情,平淡的喊着记熟了的台本:“三月之内,大梁可以投降,城内的黔首,可以出城······”

前去喊话的秦军队伍,喊完之后,继续向前奔行一里左右,再次敲锣,熟悉的喊话,再度响起。

“城内的大梁黔首们,注意啦······”

“将军如此行事,岂不是把攻城的计划透露给了大梁人?”

蒙豹陪着蒙恬巡视大梁城墙,见秦军堂而皇之的前去喊话,颇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

我军要水攻大梁了,你们大梁人不投降的话,就得赶快做好准备。

大梁人会投降吗?那肯定是不会的。

“将军仁义,不想城内的大梁黔首,白白跟着魏王陪葬。”

蒙虎这样理解蒙恬的作为。

“仁义?”

蒙恬眯着眼睛,笑了笑,沉吟着说:“仁义从来都不是给敌人的。”

魏增的作为,从好的方面说,团结军民,一致抗秦。站在秦军的角度来看,魏国国君却是将大梁城内的居民绑架在了魏国的战车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