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领军北伐(1 / 2)
如果说西北战事还局限在冷兵器,火器已经占据了辽东各种军械兵器的半壁江山,这种差距,源于双方财政和体制。
体制方面,秦清和澹台云被并称为东西二王。可在实际上,澹台云并不擅长治国,以前有地师徐无鬼辅佐,西北还算有几分朝廷气象,可随着两人决裂,地师徐无鬼离开西京,整个西京很快便从一个小朝廷退变为一个大宗门,可谓无道宗就是朝廷,朝廷就是无道宗,六部九卿沦为摆设,大小衙门变成堂口,内外上下一塌糊涂。这便迫使澹台云不得不西进,因为西域佛门也好不到哪里去,无道宗也好,西域佛门也罢,都是以宗门治天下,谁也不比谁高明,可以一战。在这一点上,澹台云颇有自知之明。
反观辽东方面,秦清大力整合辽东之后,辽东逐渐有了朝廷的气象。秦清地位最高,是为人主,总掌全局。其下军政分开,也就是文武官员。文官主政,以赵政为首。武官领兵,以秦襄为首。秦道远居于三人之后,成为第四号人物,也是文官派系中仅次于赵政之人,手握财政大权,赵政类似于内阁首辅兼任吏部尚书,主管人事,秦道远则类似于内阁次辅兼任户部尚书,主管钱粮。秦襄本人作为领兵大将,事实上直接听命于秦清本人,与大魏朝廷的文官领兵还是有极大区别。
当然,李玄都并不在这个体系之内,甚至秦道方也不算在这个体系之内,反而秦道方能够勉强算到李玄都麾下。
财政方面,辽东拥有海岸线最长的奉州,船只可以畅通来往于凤鳞州,又连接东海和南海,等同于可以前往婆娑州和极西诸国,海贸兴盛。而且在关内战乱频繁的情况下,辽东几成一处净土,大批人口涌入,改变了地广人稀的局面,辽东得以大力发展,其繁荣甚至有了直追江南的趋势,这才是辽东能养兵二十余万人的底气所在。
在这一点上,李玄都可以算是整个辽东的贵人。
首先是秦李联姻,直接打通了存在最大变数的东海,如果李道虚不允许辽东商船通过东海,以清微宗的海上力量,辽东没有任何办法。在这种情况下,就算秦清迎娶了白绣裳,辽东的船队也不可能飞过东海来到南海。这也是为什么多年以来,秦清迟迟不曾续弦,待到女儿定亲,就立刻决定与白绣裳再续前缘,不仅仅是顾忌女儿感受那么简单,李玄都的原因也占了很大比重。
其次是李玄都主导的太平宗,称之为富可敌国也不为过,地师徐无鬼因此几次对太平宗下手。李玄都第一次前往辽东,便给辽东带来了一份礼物,那就是太平宗的借款,虽然是借款,并非无偿赠予,但不收取任何利息,这也极大缓解了辽东在近几年来因为步子太大而造成的财政窘境。
正因如此,秦家人对李玄都这位女婿是一百个顺眼,根本没有所谓的刁难或是瞧不起,甚至李玄都还未到辽东,景修就已经在晋州相迎,到了榆关,
又是秦清亲自相迎,最后到了朝阳府,秦道远和赵政一起接待李玄都,不可谓不重视。至于李玄都和秦素的婚事,自然是一拍即合、畅通无阻。
所以李玄都无论怎么反对师父李道虚的观点和做法,却从不反对李道虚本人,始终对李道虚抱有极大的感激,且不说当年是李道虚把他从死人堆里捡了回来,仅仅是李道虚的教导以及给予他的地位和身份,他便无以为报,也才有了今日的他。如果他只是个江湖散人,如何能让堂堂大天师另眼相待?如何能轻易跨过秦家的门槛?又如何与相府公子小姐相知相交?更遑论日后的种种机缘了。
随着李玄都成功接掌清微宗、李家的消息传来,秦家这个年节很是热闹了一阵,秦家的核心子弟都明白,同样是李家和清微宗,李玄都掌权和李道虚掌权大不一样。倒不是说李玄都会出卖李家的利益,而是有利于两家同盟,一则是女婿更为亲近,亲家公始终差了一层,二则是李玄都的目标明确,比起厌世之心日重的李道虚更有进取之心。
果不其然,李玄都掌权之后的一个月,清微宗的船队北上炮轰渤海府,使得朝廷为之震动。这个消息传来,辽东上下无不振奋雀跃。
如果说李玄都和秦素婚事促使了秦清和白绣裳的联姻,那么李玄都这次决定在齐州开战,则促使秦清下定举兵北伐的决心。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
虽说如今金帐因为内斗的缘故而无暇顾及辽东,但不意味着金帐没有这个能力。换而言之,打或不打的主动权始终在金帐的手中,辽东想要彻底掌握主动权,就要让金帐失去进攻辽东的能力,也就是卧榻之旁无人酣睡。
这便是秦清筹划这次北伐的目的所在。
秦清这次北伐并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筹备已久,只是迟迟没有合适的机会,正如秦清担忧入关时被金帐进攻辽州,秦清同样担心北伐金帐时朝廷趁机攻打幽州。眼下金帐困于内斗,李玄都将朝廷的大部分注意力全部吸引到齐州,无疑是北伐的最好时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