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界开阔求通变(1 / 2)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也许历几生几世也无法看透。但站得高,看得远,望见的路就多。路多希望就多,选择就多,人生也会因此豁然开朗起来。
开阔眼界增长见闻对人有益,对一个国家更是如此。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有识之士已经逐渐认识到:中国各方面都需要进行彻底改革,否则难以图存。然而,前进的路上却障碍重重,封闭固守的社会、骄傲自大的士大夫、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使得任何变革都显得寸步难行,有识之士都变得有心无力。
咸丰末年,冯桂芬写了一部书,对学习西方,革除中国政治传统上的许多积弊的问题,提供了具体而又系统的方案与依据。曾国藩看后很受启发,他称赞这部书是“名儒之论”。感慨、兴奋之余,曾国藩认为其中的许多方案难以实行,因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政治背景下,进行如此重大的改革有些艰难。但是,外患的险峻形势逼迫清政府做出必要的改变。
同治九年(1870年),容闳向曾国藩提出一套选拔学生留学美国的计划:初次试办,以四年为期,每年选派三十名十二至十四岁的聪颖幼童前往美国读书。预定每人留学十五年,学成之后,回到中国服务。为的是中国今后自己就有了富国强兵的人才,不再需要外援。曾国藩对他的建议非常赞同,于是兴致勃勃地奏请清政府选派幼童赴美留学。
但派遣幼童留洋活动“亦为古来未有之事”。因此,许多人都不赞同这一做法。在中国历史上,只有日本、朝鲜等国向中国派遣过留学生,而中国向外国派遣留学生却是一个先例,也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虽然曾国藩认为,派遣幼童留洋是一个学习外国先进知识的最好机会,但是建议一经提出;就遭到了许多保守派官僚的强烈反对。曾国藩没有退却,他坚持自己的想法,不断地向清政府陈请,最后得到了允许。于是,他积极地行动起来;为留学事宜投入了极大的精力。他与李鸿章等酌定留学章程十二条等,并且详细地规定了招募学生、施教步骤、管理及经费等相关事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