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章 且把清流濯江湖(1 / 2)
出了大殿后,一路走到后方一座幽静的跨院,张三丰才转过头,目光灼灼逼视赵禹,叹息一声说道:“你若能改邪归正,将是我正道武林的福气。”
赵禹笑一声说道:“有张真人这样不世出的奇人,这武林福气已经够了,再多一些,未必消受得住,也不配。”
张三丰听到这话,默然片刻,而后才说道:“为什么希望无忌做武当派掌门?如果我不答应,今次武林之祸明教就会袖手旁观?你是在威胁我啊,年轻人。”
赵禹点点头说道:“的确有这么个意思。若明教袖手旁观,武林将会大祸临头。各派jing锐一战而陷,他们的亲友为了救他们,势必会飞蛾扑火一般自投罗网。元廷大可以扣住这些人质,将武林中残余力量逐一吸引过去,予以铲除。如张真人这样天下大可去得的宗师高手,毕竟是少数。况且,就算是张真人你亲自出手去营救,能救得回几人?这是一场势必失败的豪赌,舍不得已经输掉的,而后输进去更多,输得一败涂地,没有丝毫能够扭转的可能。”
张三丰神se复杂道:“你忍心瞧着整个武林走向毁灭?”
赵禹没有答他的话,而是说道:“二十多年前,苏松之地出现一位奇人,是一位老妇人。这位老妇人命途多舛,年轻时流落异乡,暮年时才得落叶归根,回到她的家乡松江府乌泥泾,教授人纺纱织布,由此松江府棉纺大昌,衣被天下,千万家因之受惠。这一位姓黄的老妇人,张真人听过没有?”
张三丰摇摇头,却由衷赞叹道:“这真是一位了不起的老妇人!”
赵禹笑了笑,说道:“不独张真人没有听说过,这世上许多人包括我以前也不知道这位老妇人。去年滁州安置一批流民,我去织坊巡视,偶然机会下才听闻这一番事迹,晓得这位老妇人在江南织工心目中便如神仙一般尊崇。我心下便有些好奇,这样一位寻常老妇人,不过教授一些纺织窍门法子,既非锦绣道德文章,又非绝世惊人武功,值得这样来膜拜?”
“后来,我有着人搜集这位老妇人的事迹,方知因此一项善举,松江一地百姓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是圣人都没有达到的境界啊,当真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不独一地之民受惠,更是泽被天下!这样一位老妇人为世间所做的丰功伟绩,羞煞世上多少七尺昂藏!”
张三丰听到这一番事迹,心中也感慨良多。
赵禹又说道:“这样一位圣人般的老妇人都被漠视,一个于天下无加的武林就算毁了,又有什么关系?一群进不能济天下,退不能善其身,蝇营狗苟,无趣一生的江湖人士,就算全都死光了,对这天下又有什么伤害?”
“张真人,你抬头可望苍茫青天,然而脚下的江湖,终究是太小了。江湖小了,人心就会狭隘,乐得为种种莫名其妙的缘由去抛头颅洒热血。什么武林至尊,宝刀屠龙,什么除魔卫道,正邪之争,当得饭吃?当得衣穿?这样一个无趣的江湖,不要也罢。”
他见张三丰目露沉吟之se,继续说道:“这江湖就是一潭死水,人心都给泡得污浊了,即便骤起涟漪,不过是越发浑浊。若不然,在西域时各派也不会因为我借了张公子的名头就给耍得方寸失据。若不然,令徒俞三侠与张五侠也不会落到这步田地。我这样说,张真人以为对还是不对?”
听赵禹提及自己切肤之痛,张三丰眼中闪过一丝黯然,略带自嘲道:“老道在这江湖里浸yin了大半生,反倒不及你这小辈对江湖瞧得透彻。你这番话,我也不知道对不对,却也没法子反驳。”
赵禹说道:“张真人是真正的修行人,越修行越淡泊,应该是漫步山林,洒脱不羁。若有了羁绊,便再难洒脱起来。这武当派,就是你的羁绊,是你的心魔,是你的业障。我这末学后进,不过世间庸碌一俗人,难窥张真人大道之心,却也能瞧明白,只要有武当派在,张真人就难得真正的清净自在。”
张三丰怅然若失道:“你说的不错,清净自在,讲得容易,想要放手却殊为不易。”
“所以,我斗胆劝张真人一句,与其置身其中不得自在,莫如暂退一步,且作壁上观。你身处其中,纵持了善心,却难展布开,若退得一步,则游刃有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