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可怜的幽燕百姓(1 / 2)

加入书签

处理s私文件时出错

北汉王李虎公然要挟汴京,要求郓王担任西征军统帅t7将门又恳请汴京在西北设置指挥西征的兵马大元帅府,两者互为呼应,公开支持郓王,事实上就是支持皇帝废嫡立庶。

西征若想成功,汴京和西北统帅部,西北统帅部和虎烈府、西北将门就要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现在汴京的皇帝和东西两府长官王、蔡攸是一条心,郓王到了西北后马上得到了汉王李虎和西北将门的拥戴,影响西征成败的上下团结已经得到妥善解决,西征的成功可以预见,而西征一旦成功,郓王建功立业,入主东宫,那么他和汉王李虎、西北将门之间将建立密切的利益关系。这种利益关系在朝堂上的表现就是一个派系,而这个派系是以藩镇和将门为基础的派系,这将影响到大宋的根基,影响到大宋的国策,更影响到大宋文官的整体利益。

这一点,汴京的文官们很清楚,所以他们极力反对,甚至不惜以死相谏,阻止皇帝因郓王而废法,动摇大宋根基。这一点,皇帝其实也很清楚,但北伐失败给了他很大的刺激,他不相信文官了,他派出内侍谭主持北疆军事,又叫内侍梁方平到河北募兵以重建河北镇戍军,这都足以说明他心里的愤怒和无奈。

大宋的文官们为了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在变法中不惜内斗,党争之祸延续至今;在北伐中更是变本加厉,甚至置社稷利益于不顾,血腥厮杀,导致北伐军在拥有绝对胜算的情况下竟然两战两败,让北伐大业功亏一篑。

皇帝无法忍受了,他必须遏制文官们对大宋的吞噬,所以不惜违背祖制,大量起用内侍,但内侍的身份限制了他们的权势,皇帝即使给予最大的信任和支持,也不是文官们的对手,童贯下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至于像王、蔡攸等人,虽然君臣私交甚好,但一旦牵扯到文官利益,他们还是要阳奉阴违,暗中挚肘皇帝。二十年来,蔡京就是这么对付皇帝的,所以才有三上三下。

这次,汉王和西北将门为了取得西征的胜利,联手支持郓王,把郓王推到西征统帅的位置上,显然也是吸取了北伐失败的教训,这样他们既可以赢得皇帝的信任直接听命于皇帝,又可以借助郓王和西征战绩扩大自己的权势,继而跟随郓王走进汴京。

这种新形势的出现,让皇帝眼前霍然一亮。内侍既然无法和文官抗衡,那么顺应形势,借助郓王入主东宫的机会,把武将引进朝堂,让朝堂上出现文官、武将和内侍三足鼎立的局面,打破文官一统朝堂的格局,这样自己就可以为所欲为了,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搞个北伐失败了,而换个太子则要看文官们的脸色,终日绞尽脑汁地和人斗。

皇帝保持沉默,他以沉默来威胁文官们,要么你们听话,不要和我对着干,要么我把武将引进朝堂,打击你们的权势。

七月,太原。宇文虚中匆匆赶到了太原。在大同主持虎烈府的王妃罗思南书告李虎,宗望于本月赶到大同,要求虎烈府按照约定,在七月发动西征,罗思南以李虎南下太原和宋军商量西征之策为由,予以拖延。宗望随即匆匆离开,随同而来的无颜在离开之前密告罗思南,金国皇帝病重,已经急召黄龙府的储副吴乞买赶赴行帐,金国可能马上要变天。

李虎看完罗思南的书写,暗自惊骇。黄龙府就象汴京一样,权力斗争很激烈。女真部落本来是一个大联盟,勃极烈制度其实就是一个联盟中枢。完颜阿骨打威信大,可以镇制各部,但他一旦死了,吴乞买就未必可以镇制。部落老大们各有各的利益,吴乞买为了稳定女真部,平衡各部权力,会做出更多的妥协,这样一来金国的国策随之就会改变,如果黄龙府修改统一北方大计,先集中力量打大同,取代北,那虎烈府就麻烦了。

“西夏人何时归还天德军?”李虎放下书信。皱眉问道。

“估计还要一段时间。”宇文虚中说道。“我们地使者到兴庆府之后还要和西夏人具体商谈。另外察哥提出联姻。联姻需要时间。如果西夏人故意拖延。这场谈判可能要拖到冬天。”

“冬天到了。大雪一下。我们即使要打也要拖到明年春天。”李纲忧心忡忡。连连摇头。“汴京地事很复杂。几个月之内不会有结果。所以不出意外地话。

彦直所推测。西征最早也要到明天春天才能开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