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六章 华安真的得意了(1 / 2)
谢安连忙接过这些奏折,并一本本的翻阅了起来,见众多大臣要求给华安加九锡,谢安大吃了一惊。
加九锡是天子给予臣子的最高礼遇,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给予臣子这项殊荣的,而且,是否给予臣子加九锡的礼遇,完全由天子来决定,这些上奏的大臣根本就不该过问这种事情,最奇怪的是这些大臣几乎同时上奏,要求给予华安加九锡的殊荣,这很明显是事先商量好了的。
果然,在看了桓温的奏折之后,谢安似乎有些明白了,他认为,这一切,一定都是桓温在暗中操控,若是桓温提出让这些大臣如此上奏,这些大臣多半会服从,毕竟,只要按照桓温所说的去做,便算是讨好桓温了,而且上奏之事是让华安加九锡,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讨好华安,如此两头讨好的事情,这些大臣自然不会反对。
“谢爱卿是不是发现了什么?”见谢安暗暗点头,褚蒜子轻声问道。
谢安连忙抱拳道:“回太后,以微臣之见,如此多的大臣要求给予北王加九锡的殊荣,这多半是南王的意图啊!”说完看向褚蒜子。
褚蒜子点了点头,正色道:“爱卿说的是,哀家也有这种感觉,但南王为何要这么做呢?难道是他自己也要加九锡,所以,故意借给北王加九锡的要求,暗示朝廷给他加九锡,就像上次封王一样?”
显然,褚蒜子与谢安一样,都认为这是桓温的阴谋,但桓温这么做的真是用意,他们却并不完全知晓。
谢安闻言,轻声道:“太后所说的这种情况。的确是有可能的,毕竟,南王平定南疆之乱。对大晋朝廷是立有大功的,不过。具体的原因,到底是不是这样,微臣还要仔细调查一番才能得知。”
尽管桓温自己想要加九锡的可能性是极大的,但谢安并不敢妄下断言,毕竟,这是朝廷的大事,是不能凭借可能就下定结论的。
褚蒜子点了点头,正色道:“谢爱卿。南王的意图暂且不问,我大晋朝廷是否应该给予北王加九锡的赏赐呢?”
谢安沉思了片刻,正色道:“回禀太后,此事事关重大,微臣还需要调查一番,才能确认南王的意图,不如暂且将此事搁置,待微臣查明情况,再向太后汇报。”
“好,谢爱卿言之有理。那爱卿就立刻前去准备吧!”褚蒜子同意了谢安的决定,并让谢安立即前去调查。
“是,太后。”谢安抱拳一礼。立刻转身前去准备。
离开皇宫之后,谢安立即派遣属下,前往各处打探消息,以搜集各方面的情报,最终分析出桓温的真实意图。
众属下果然没有让谢安失望,很快就搜集到了很多有关桓温派遣心腹游说众大臣的事情,而且,通过对这些具体情况的分析,谢安发现。桓温并无给自己加九锡的意图,而仅仅是要给华安加九锡。而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他也很快就想出来了。那便很有可能是为了让华安产生骄傲自满的心态,以此来削弱华安的实力。
此种情况的可能性极大,谢安得知如此情况之后,立即前往皇宫面见褚蒜子,并向褚蒜子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谢安认为大晋的兵马,半数在华安的手中,让其实力衰弱对朝廷或许是一件好事,而且,既然桓温已经提出如此要求,若是朝廷对此不闻不问,也不好向桓温交代,毕竟,南王麾下的兵马也有几十万,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听了谢安的分析,褚蒜子觉得完全可行,于是正式下令,准备赐华安加九锡的殊荣,并从宫中挑选二十名姿色貌美的宫女和一些金玉器械送往洛阳城,以表彰华安的丰功伟绩。
褚蒜子的懿旨下达之后,一切准备工作,便在一日之内完成了,在褚蒜子的亲自命令下,加九锡的队伍,离开建康城,向洛阳城方向进发。
在洛阳城方向,自从华安的家人全部抵达洛阳城之后,王宫之中一下子变得热闹了起来,华安每日除了处理政务,便是陪伴自己的家人,生活似乎一下子变得幸福了起来,自从有了孩子们的陪伴,华安的心情是越来越好了,甚至,一连数日都不曾前往军营视察,也很少与部将们商议军中之事。
华安甚至觉得,若是这种甜蜜的生活可以一直继续下去,该是多么的好啊!枯燥的军旅生涯,已经让他感到有些厌倦了。
最让华安得意的是,江南的众多将校全都写密信称赞自己,并大有投靠的意图,而且,在这些将校之中,不乏有许多荆州军团的核心将领,这些将领可都是桓温麾下的重要将领,这些人写信称赞自己,这让华安大为高兴,并认为自己的威望已经足以让荆州军团的将领主动臣服了。
坐在大殿之中,看着这些将校送来的恭维密信,华安心里的得意之情,真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