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春秋书、轮回笔(1 / 2)
“宋太傅、刘老翰林以及钱府家主对张镇国这首新诗赞赏有加,皆认为此诗一月之内便可镇国。真是可惜,我没能亲眼看到张镇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英姿。”
“唉,寒门士子想要进入南都宫,至少需要进士文位,我等不过是秀才,哪有资格进入。不知何时,方能亲自见张镇国一面。”
“你等何必自怨自艾,张镇国这首新诗说的便是不要伤春悲秋自甘堕落,你等如今这模样算什么?要知道,今年乡试之前,张镇国跟咱们一样都是寒门学子。不对,张镇国那般境遇,比咱们可要凄惨的多,但他不屈不挠逆流而上,才有今日雄才英发天下景从的辉煌。”
“兄台说的极是,在下知错。”
“话虽不错,但咱们都不是张镇国,人家可是有大贤之姿。莫说镇国,就连传世水调歌都曾挥毫作出,岂是咱们能够相提并论的。”
“没错没错,努力读书修行实属应该,心却莫要那般大,若是奢求跟张镇国比肩,咱们只能自取其辱。不说别的,就算换了哪个世家的天才少主,亦或是道一书院的圣子和朝廷某位皇子,也不能得到谢府神女和天宫圣女的青睐。”
“哈哈哈,是极是极……张镇国当真乃我辈读书人楷模。才华盖世不说,还有最让神往的佳人作陪。”
南都某间酒肆内,几位读书人兴致盎然的讨论昨夜重阳文会之时。
同一时刻,南都不论是田间还是码头,都有老百姓和读书人畅聊。
一首鸣州诗自然不能引起如此大的轰动,可当众人得知,张镇国正是不久前化名长弓羽,在圣女的择婿文会上击败三皇子之人,顿时引得全城追捧。
……
重阳文会后张易才名远扬,比起他以往做出镇国诗词,宣扬的还要厉害许多。
若不是中秋文会时做出传世水调歌,引发圣书传影异象,百国皆惊,恐怕那场文会得来的名气,也比不上此番。
原因极为简单,此次地处南都,有身份有地位的读书人当真太多。拿中秋文会来说,若不是陈府想要给张易难堪,承办了文会,恐怕连一家豪门都不会参加。
重阳文会参与文会的豪门便有数十家,甚至连王府谢府这样庞然大物一般的顶尖世家都派人前来,岂可同日而语。最为人称道的便是,张易跟老国主和大儒李三思同坐一桌。
当然,此番重阳文会名声远扬者,自然不止张易一人。
北海鳞江两兄弟如愿以偿,让许多人再次知晓他们是真正的“陈留双壁”。而那位借笔给张易的年轻举人,也让许多人记住了他的名字。
但这几人都不足以跟张易相比,真正能跟张易相比,甚至名气远超他的人,是李三思。
三十年前,三俊才子一骑绝尘,让同辈读书人望尘莫及,就连当今文相陈东亭,镇海侯牧青等人,面对他也颇有些自惭形秽。
只是自他逃婚开始,大周渐渐少了他的传奇,许多年轻读书人甚至根本没有听过他的故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