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小家初成 文氏新结恶邻(1 / 2)

加入书签

一)

春节一结束,文远方夫妇着手实施小家庭建设大计。首先,他们需要在牌头老街附近觅得一处合适的房屋。

距牌头老街最近的村落是前宅大队和后宅大队。原来,牌头老街像一把切菜刀,将一个原本叫“王宅”的大村落一切为二,变成了前宅和后宅兄弟俩。

文远方的前堂嫂王桂芝就是前宅人氏。当王桂芝知道诸玉良有在牌头买屋定居的打算后,便拍手叫好。她开始在村落里走亲访友,踊跃为堂弟妇打听谁家有好的房屋可以出售。

王桂芝对外称是自己想买屋,以防卖主哄抬屋价。辛苦走访几日后,她终于有了收获,便来告诉诸玉良:“屋主是对老夫妻,家有五六间二层楼房,他们想卖掉一间养养老。前宅村最长的一排屋就是他家的,屋还相当新而且质量也不错,你去看看就晓得了。”

“他家为啥有这么多屋?祖上是地主吗?”诸玉良纳闷地问道。

“嘿!地主的屋不是早就分给贫下中农了?喏!是他家老太婆年轻时在上海做佣人,后来东家逃到台湾去了,临走前留了几根金条给她。她回来后,就在村里造了这排屋。不过她运道蛮好的,不然这几根金条等到破四旧时也要被没收的。”

“哦,那屋价一定很高吧?太高了伢可买不起哦!”

“老头子开口就要两千一,我软磨硬泡总算降到一千九;要是你们自己去谈价,估计两千三他都不会松口的。老头子坏得很哩!”

“他怎么坏得很了?”

“哦,这个老头叫王智生,人称‘智生长矛’,年轻时是伢村里最有名的‘破脚骨’,斗狠耍横数第一,谁也不敢惹他的,据说连大队干部看见他都要绕着走。他老婆年轻时就是因为三天两头被他往死里揎,揎得吃不消了才跑到上海去做佣人的。我就想勿灵清,天底下还有这么犯贱的女人!东家给了几根金条么,你到哪里不好去重新做人,还要凑死凑活回到断种老公身边来做啥西呢?哈哈!”

“那她可能是为了小人才回来的吧?”诸玉良饶有兴味地听着这个因卖屋而搭售的八卦。

“兴许吧!反正他们有三个儿子都在外头工作,伢从来都没看见他们回来过。这个智生长矛么,的确也是一副断种绝代的畜生相。”

“年纪大了总不至于还那么破吧?我一是觉得屋价忒高了点,一千九有点儿吃不消哩!二是我怕老头儿太凶,住在一起会吓到婧婧的。”诸玉良不无忧虑地说道。

“他年纪大了还能破到哪里去?七老八十的,现在谁买他的账呀?他敢对伢小人凶,我一巴掌推不死他!这个倒是不怕的。但屋价估计磨不下来了,你和元方一起去看看后再作决定嘛!”

不久,李凡在后宅村通过村干部也为诸玉良物色了一处住房。文远方夫妇决定对两房作个对比后再做定夺。

一个星期天下午,李凡领着文远方一家三口及王桂芝,先去后宅村看看那

处村干部推荐的房屋如何。那是一个豪门地主的深宅大院,当然也是一个大四合院,里面有一间厢房可出售。

四合院里住着十来户杂七杂八的人家,一见有生人来看屋,几个男女便自来熟地围上来东打听西打听。其中有人好像认出了诸玉良或李凡,便开始窃窃私语……

诸玉良心想自己最忌讳的就是这样一种大杂院式的群居生活,这处房屋质量再好、价格再便宜她也不会要的。

接着,王桂芝领着文远方一家三口及李凡来到前宅村,准备看看王智生家的屋子后再说。

果然,王智生家那长长一排二层楼房分外醒目——青瓦白墙,器宇轩昂,鹤立鸡群……最可贵的是它与胡乱扎堆的四合院们拉开了一段距离,且围墙一拦成了一个封闭的单门独院,颇有些长矛和村民老死不相往来的风骨。

这种幽僻的环境自然吸引了诸玉良的眼球。

五人推门走进王智生家后,只见老头儿身材高挑,长脸尖颔,眼神不善,态度倒还客气热情;老太太则身材矮胖,圆脸窄额,目光畏怯而慈祥,颇像一个黑白电影里被斗惨了的老地主婆。

老头儿殷勤地招呼客人落座,并将装有豆糕、番薯干的点心盒递给小客人文婧,但文婧摇摇头没有伸手去接。

老头儿知道原来买主不是王桂芝而是文远方夫妇时,立即流露出错悔连连的表情。无奈价格已定,自己不便再反悔;况且,他的屋子除了拿国家工资的人,谁还买得起?为了不使煮熟的鸭子又飞走,他也不敢再抬高屋价。

文远方们打听了一些情况后,就来到最边上那间准备出售的屋子前,仔细看了看后觉得质量确实不错。李凡频频点头,建议文氏夫妇可以考虑买下。

李凡指点着对文远方夫妇低语道:“里面楼板还没铺,显然无人住过。况且,这间屋子在最边上,将来若老长矛犯浑不好相处,你们就用围墙一隔,自己另开个门进出,变成一个小小的单门独院,就不必和他家搭界了。”

于是,文远方夫妇俩当即拍板:就是它了!

不久,李凡找来前宅大队书记做中保人,为文、王两家立了房屋买卖契约;签约后,文远方夫妇当即付了超一半屋价即一千元预付款,余下九百元将在三个月内分期付清。

(二)

一千元钞票易主,使文远方夫妇的十年积蓄立即归零;余下九百元,他俩也得抓紧筹措,以便早日搬进新家安居乐业。

诸玉良正月里去给蔡、李二家拜年时,提起自家准备买屋一事,当时蔡、李二家的反应让她感动得简直无以言表。

蔡氏夫妇听后当即表示支持他们买屋,并说:“房子尽量挑得好点儿,钱不够由我们来凑补一些吧!”

刘月兰听后也表示买屋是长远大计,不可将就;若钱有缺口,尽管向他们开口,几百块钱他们还是拿得出的。

当诸玉良把两家的态度告诉文远方时,他不无感慨地说道:“他们有这番心意着实难得!但伢怎么可以向他们借钱呢?陈老师七八年来每月就拿十几块生活费,老蔡的工资说不定还没我高呢,还要养两个儿子……老李和我都享受军转干部待遇,工资差不多,但刘医师下岗后的生活费也就二十来块吧?家里还有一个中风的老娘,一个处于青春期的女儿,要花钱的地方大了去……伢怎么也不能给他们两家增加负担啊!”

于是,夫妇俩决定向自己的穷亲戚们开一次口,毕竟每家至亲过去都受过文远方的长期接济;如果他们拿得出几百元钱的话,想必不会推辞。

果然,文远方从三姐文元青、四姐文元草、外甥女娄翠英那里很快凑齐了九百元钱,当然这些钱也是三家所有的积蓄。文远方夫妇决定节衣缩食三年,在三年之内把这些债务连本带息地还清。

文远方专程筹款离开塘枫村的那天,文元绍将小弟送至村口。临别时,元绍将一只信封塞到小弟的怀里说道:“这是我积蓄的一百块,你先拿着,等宽裕了再还我不迟。”

“我怎么可以要大哥的钞票呢?大哥看病吃药都没地方报销,我应该接济您还差不多!”文远方吃惊地将信封塞还给大哥。

“你就不要再让大哥难堪了好吧?人说长兄如父,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我从未尽到过兄长的责任,倒是你几十年来竭尽全力地支撑着这个家……我于私不是个好儿子、好父亲、好丈夫、好兄长……于公则愧对党国有负人民,此生我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文元绍低着头满怀愧疚地说道。

文远方哽咽着打断大哥的话:“您不要再说了!”

“我现在之所以还行尸走肉般地活着,实在是不想让亲人痛伤,还想以残躯尽些为儿为父、为夫为兄之道。这一百块我本是准备在武威成亲或老娘办大事时用的,现在看来暂时用不到,武威办喜事也要到今年下半年,你就先拿着吧!置办一个新家需要花钱的地方你想都想不到的。何况你的老屋一直被伢免费使用……呵呵!”

“大哥还说这个?”文远方早已泪水涟涟。

……

文家交齐屋款后,李凡立即根据房屋结构设计好一套装修方案,然后找来当地的木匠、砖匠,亲自指挥监督起房子的装修工程来。

由于李凡的频繁出现,使智生家老太太一度以为他和诸玉良才是一对儿,为此还闹了不少笑话。

蒋有信接到妻弟文武威的消息后,在山里为叔叔采购到一副上好的楼板,并用双轮车分几次将所有楼板从山里运到了牌头前宅;他还停下手中的农活,留在前宅免费为叔叔家做了十几天的小工。

文武威则把叔叔在塘枫老屋里可以拆用的楼梯,还有祖上分给叔叔的木雕双人床、八仙桌、老虎椅、铜暖炉……都运来了。他和姐夫蒋有信一道,也在前宅做了十几天小工,直到把叔叔新屋里的最后一朵刨花收拾干净后才回到塘枫村。

王桂芝、沈道银夫妇及他们两个已经成家立业另立门户的儿子,也时不时过来帮忙,或搬移家具,或清理垃圾,或归置物品……

众人拾柴火焰高。等文家把商业局大院里的家具以及牌头供销社宿舍里的物品统统装进坐落在前宅的新家时,一个像模像样、拥有独立产权的小家宣告诞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