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蒙古镶嵌(2)(1 / 2)

加入书签

那时候记忆最深的就是晚上十一点了,我们在店里值班,屋里、屋外都安他静静的,那时是冬天十一点的时候,挺晚的,也该安静了。他洗一把脸,往工作台前一坐,打开台灯,就给人做修复的活。他坐在那儿錾刻,每一錾都是极为用心的,不能有一点失误。当时的心态就是:他们要让别人认可,让别人知道我们的水平。

这种处境一直到接了第一桩大单后才有好转。那是以前在工厂里认识的大哥给介绍的。其实这本来是他自己的一个大单生意,但是做到一半,他出了意外,烧伤了,我们去医院看他。虽然出了这么严重的事故,但订单

还是得完成啊,不然他要交违约金的。他就把那单生意转给我们了,他们加班加点地把东西赶制出来,一堆人在屋子里没日没夜地干。因为这个活,他们有了第一笔收益,后来也有人找上门做修补的活。

刚开始作坊接的都是加工、修复的活。但现在他们慢慢走上正轨,要转变方向了,因为不能总是加工、修复,说白了干加工相当于给别人打工。

他们不能给别人打一辈子工。他们有自己独立的产品,又正在四十来岁的黄金年纪,是精力最旺盛的时候,正好能做出点东西。不能等干了二十年后,发现自己两手空空,没什么作品,这样是没有意义的。

虽然这样走可能更难,但他们还是得走。他们走到今天不仅要赚钱,责任、信念、理想都在这份事业里。他们为什么给工作坊起名叫“众合泰”?因为他们三个人合在一起稳如泰山,缺了谁也不行,在一起才是最坚固的。希望他们的这种坚强的信念能世世代代地传下去,把“众合泰”做成一个老字号。

他和李忠强一个年纪,1981年出生。

现在做手工艺的都不容易,不好进入市场。比如金银制品这一块,可能是在广州、福建一带,他们制作的工艺特别简陋,通过机器设计、铸造,主要工艺就是吹一个模本,铸出来的东西,懂行人一看,就是没有生命力的东西。

但是大多数人不是很了解,四块一毛六的原料做出成品,卖五块钱,大家觉得便宜都消费那个,对市场冲击很大。

他们做手工艺的都知道这种现象,受现代化的影响,肯定会有很多冲击,他们也会坐下来好好想一下怎么把它坚持下去。

传统手工艺可以分两种,一种是生活物质的东西,一种是文化精神的需求,生活物质方面你很容易被现代化技艺科技所超越。我前段时间见了一个老手艺人,老头六十多岁了,用脚踏旋木车床做木碗。

老汉说没人跟他学,因为这个工艺很危险,这种技艺是必将会被淘汰的,时代的进步、工艺的进步,有新工艺替代它,这些东西自然就被淘汰掉了。

但是艺术品和精神相关,这些是物质所代替不了的,精神上的东西机器也给不了。这两个层次是不一样的,你要追求一些精神世界的东西,而这个东西只能越来越贵。所以我们觉得还得做精品,就像书画一样,名家的作品一尺好几万,印刷品一尺几块钱,这样这个手艺才能活下去。

他们不是反对现在的技术给老手工艺带来了一些便利条件的事实,这是一定有的,但是老手工艺背后的文化价值、文化信息量,现代技术是给不了的,它只能为你的想法而服务,传达想法的还是作品。

他们能做的创新是让老手艺和新工艺结合,这样的结合是势在必行的,想让一个行业古老的技艺在这个年代生存就必须得这么做。现在一些南方做首饰的厂家也意识到新老结合这个点,他们和做银器的老师、匠人联手,在某个元素上和手工艺结合一下,做出来的东西就更有生命力了。

现在问题是——搞传统工艺的和搞现代首饰的人互相瞧不上。现代首饰的技艺大多是从西方来的。传统技艺跟外国一些东西碰撞的时候,就会产生一些新东西了。

就像中国画派,玩水墨丹青的一般人就看不上油画,觉得你们画的是什么,我们画的是意境。中国画想表达的东西是在画外,国外的画作都是写实,想说的都在里面了。这是中西方的差别。

现在他们三人被评为了蒙镶工艺代表性传承人,李忠强说:“当了传承人,更得讲究物件上的文化和历史,那些细节不能传承错了。”作坊里也增加了学徒,一部分学徒在创业初期就跟着三位师傅:“我们大概带了有十多名徒弟了。徒弟资质也有高有低,有想法比较超前的,有想法比较简单、单一的。”

刘铁军说好的手艺人并不是教出来的:“就像雕塑、绘画,都是自己去悟。比如学画画,老师可以告诉你调子怎么打,但是老师不会告诉你这个地方会不会有调子。学生虽然学了同样的方法,画作的高低还是完全不一样。”

“我们现在带徒弟也是,怎么錾,这只是方法而已,关键是那种感觉。我们这种传承是活态的传承,所谓活态的传承指的是把我们的思维模式传递给他,并不是说我就教会你这个东西的手法。这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最终要把这种信念,这种概念传递给他,这才是真正的传承。他理解了,才能真正地通过他自己的手段体现出更好、更完美的东西。”

屈志强认为传承不仅在于传技术,也是传统习俗的传承:“其实说到咱们的传承,也是在传习俗。如果能通过自治区平台或者与教育部合作,我们去学校建一个课堂,一个星期有几堂课,让孩子们感受金属材质,简单的做法。这样传承可能比我们在社会上招收徒弟更行之有效。

“在校园里,孩子们是相对没有负担的,他们的生活是父母在负担。所以他不用直接去面对很多实际的经济问题。一旦上了社会再想去学习这个东西,他就会问:师傅,能给点钱么。我说你来学东西,一进来就问能给点钱么,这是不太现实的。但这就是手艺人得面对的一个具体、现实的问题。”

李忠强说:“这也是在普及手艺的文化,现在即使是内蒙古本地人对内蒙的文化也不了解。我们之前参加一个展会,有呼市的人来问我这个剑卖多少钱,我说这叫蒙古刀,不是剑。然后就一直在给他解释,这是什么……这是给咱们呼市的人解释自己的文化呢。而且不止他一个,大多数人见了蒙古刀就问说‘这宝剑多少钱’。”

“所以不怪消费者只买便宜的,那是因为他们不懂工艺品的好坏,不知道里面的价值,才会有错误消费,认为买了便宜的就是占大便宜了。这需要我们去做普及的工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