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李玉良乡村教书(一)(2 / 2)

加入书签

李学文就把小晚儿的计划跟李玉良说了。李玉良听了很是认同,李学文要走时李玉良还给李学文深施一礼,“文哥此事还请费心,等弟弟有了收入请哥哥吃酒去。”他这话一出李学文都愣了,这书呆还会这么世俗的客气话?忙应了不客气,走了。

回到家中把李玉良的决定汇报给小晚儿,接着向小晚儿讨主意。“小姐你帮人帮到底吧,都告诉我怎么说怎么做!”李学文跟小晚儿虚心请教。

小晚儿见他来去匆匆地,就觉得人还是动情啊,李学文真是对李玉良从心里往外惦记,能让沉稳的文掌柜这么上心的帮忙,自己就帮帮吧!于是就笑着说了章程!

“不是走货吗,就按那条线去办学。尽量找几个村相近的画一个中心点,或是条件好点的村是个点,这样你走货是带上李玉良。近的地方他就自己去远的就坐你的车去。你先把能办起来的村子掂量出来,等办好了自会有人找你们加入的。课呢就得隔天上了毕竟就李公子一个人吗,他总得吃些辛苦不是。”小晚儿说得轻松,李学文落实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

李学文按村子的距离,富裕程度,还有孩子的多少,最主要的是得有教学的地方。因为条件有限所以李学文只画了三条线覆盖十个村。这些村就是他每天能走两个镇子的村子。他决定从明天起就开始张罗这事,正当李学文信心百倍的筹划时,英娘来了。英娘还是在相国寺时的规矩,陪着小晚儿睡,每晚都在李学文的房里呆会,然后李学文再送她回去。今天的事多,李学文没想到英娘这么晚了还过来,能和老婆亲近一下还是很高兴的。

拉着英娘的手兴奋的给她讲自己的方案,英娘含笑望着丈夫觉得他很高大,不知从何时起丈夫变得如此伟岸!英娘等李学文说完才开口说“小姐让我告诉你,村学不比师塾能将就的都将就,让孩子们准备好青石板货光面的木板就行了,纸笔先不用买。先让孩子们蘸水写就行。上学时让孩子带树枝去就行,在地上写就行。这是李学文没想到的,所以英娘一说他就答应了。”

第二天李学文就满怀信心地去给李玉良跑乡学的事。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大洼子,因为村子交通方便,而且这个村子的村长年纪小正好有个八九岁的儿子。于是一进村子他就奔村长家门口,正好村长媳妇要买盐见李学文来家门前了,热情地招呼李学文进家喝水,“谢谢嫂子,水我就不喝了但我想找村长。麻烦嫂子帮我叫声。”李学文笑着说。“好,他在屋呢,你等着俺给你喊他!”村长媳妇爽快地答应了。

一会儿村长就来了,“村长好啊,学文本该进屋跟你说话的,可是你看我这摊子离不开,只能麻烦大哥出来说话了。”李学文热情地和村长打着招呼。“瞧你说得这见外,你来了不叫咱,俺们不也得出来,跟兄弟你说啊,这时候农闲正没事,你来了拉两句还解解闷子不是。”村长这人是少有的平和,不像有些村长端着架子板着脸。虽说李学文跟谁都能谈得来,但心里也是喜欢和气的人。

“哥哥既然说话了,那学文可就不客气了,真有事跟哥哥商量。是这样学文有个兄弟是秀才十五岁,家里揭不开锅了,想出来找点事做也好糊口。俺们合计能不来村里给孩子教教字。也不居是啥地方能遮雨别淋着雨就可以当学堂,咱也不收银钱,给点米,柴,青菜都算学费。左右他出来也是为了这张嘴。再说咱们村里的孩子,不出村子也不用纸笔,带块板子就能学。咱娃先跟着学起码出去不是睁眼瞎,等条件好了去学堂了,也比别人有基础好学啊!”李学文乐呵呵地说。

这边村长可是惊讶加惊喜!这可是天大的好事,上学堂读书是每个乡村少年的梦想,而且是祖祖辈辈人的梦想!忙兴奋的大声说:“能行能行,请文掌柜放心,学堂安排最好的屋子,去俺们家!”有村民过来买东西,看热闹地,听了村长说学堂,就都围过来问。村长看看李学文,李学文点点头,村长清了清嗓子对大家说,文掌柜的兄弟是位少年秀才,打算来村子给咱们娃娃当先生,教他们识字做学问。

这话一出可把村民高兴坏了“村长学费咋收啊?”“都要多大的俺家大小子十岁了小不?”“俺儿六岁能行不?”“村长俺家能多来几个,学费能减点不?”大家伙七嘴八舌的问得村长头都大了,“各位,各位,俺先替俺兄弟谢谢各位,具体的事俺和村长商量好,一准跟大家细说。请各位放心家里的娃想学的就都收。”一边说一边拱手致谢,村民也都还礼说听村长和文掌柜的。既然大家这样关切,李学文索性货也不买了,直接到村长家商量起学堂的事。

村长跟李学文最后决定学堂设在土地庙。因为土地庙里住着位鳏夫,打里庙里卫生,大洼子村的土地庙就当村里的祠堂用。学生两月教次学费,精米十斤,糙米二十斤,菜的话先不收,柴火可以三次课一担柴。不过柴得帮着送到先生家。孩子们准备沙盘,光滑的石板或木板,至于桌凳谁家有板子架子的就拿来,拼一下就行。课呢过完年选个吉利点的日子就开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