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浪潮涌(三十六)(1 / 2)
离婚之后,卫婷儿依然苦闷。
年华易老,青春易逝。失去的终将失去,得到的未必是永恒。划破指尖的光阴,痛并活着。女人一旦回归家庭,意味着对自由和理想的背叛。虽然依旧是孑然一身,但带着个拖油瓶,她把生活仅有的快乐和幸福都装在了瓶中,瓶子越大她便活得越艰难。因为占据她灵魂和自由的空间也就越大,她失去的和付出的也将更多。
对于大多数婚姻美满的家庭来说,孩子是必不可少的调和剂,但对于单亲家庭来说,诗和远方远远比不上内心的焦渴和惆怅。眼瞅着,孩子就应该上幼儿园了。
按照老父母们的想法,还是想把孩子留在省城,找一家私立幼儿园入学。卫婷儿心里一直拿不定主意,孩子是她生活中的第三个男人,抱在手里的时候,她还不觉得成长的压力,越小的时候孩子越是好看越是喜人,但随着年月的流逝,孩子一天天成熟起来,极其敏感而易于破碎的小心灵,她已经无法捧着手心里,只能弯下腰杆,磨着耐心与他商量。
别的男孩都亲母亲,而她的孩子却防范着她,越大她越看不懂他的想法。
这孩子一贯沉默寡言,少有欢笑,闷闷沉沉的小脑袋瓜子里装不是生活而是哲学。每每沉默是金,而又不失灵性和慌张。一度时期,她以为孩子是得了自闭症或者是抑郁症。但一见到她的父母,却又长出了乖巧和聪慧。
父母已老,多活一天便意味着少一天,像她这样的独生子女家庭,父母活得更加的沉重和痛苦。工作上,父母对卫婷儿已经不再抱有太多的希望,她能够走得今天这一步,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已经极其不易。换句话说,她的成长已经到达了父母寄予的天花板。尽管父母也曾经是仕途中的一员,但对于他们来说,爬得越高,担心越大。他们并不想让卫婷儿去追求那种高处不胜寒的寂寥,而是希望她多点生活的烟熏火燎。
不为别的,就因为她已经是孩子的母亲。
父母希望她能负起责任来,做一个合格的母亲。但又舍不得放手,把孩子彻底地交给她。
她独身一人,饥一顿饱一顿,情感的匮乏,工作的压力,显然并不适合当一个合格的母亲。尽管她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但都得不到父母和孩子的认同。自从有了孩子,父母已经把全部的精力和时光,都从她的身上转移到了孙子的身上。
父母对侯春极其不满,不仅仅是因为他出生卑微,工作上胆大妄为,而是与他的相处十分的别扭。没有共同的语言,永远都是一个陌生人。看不懂他的意图,也掌控不了他的想法。
父母决绝地让放弃她的男人,其实是有很大部分原因,是不想让卫婷儿飞出他们的掌控。
多次的吵架,多次的挣扎,在父母浑浊的泪水面前,一切都是那么的无力和苍白。“我们能活一天是一天,而孙儿是每活一天便多一天。而你呢,是活上一天便禁锢一天。你现在能做什么,除了工作,孩子和家庭对于你来说,已经失去了平衡,孩子对你都认生了。我们再放手,你就能挽回吗?以你现在的工作状态,你只会做得越来越糟糕。”
讨价还价的结果,父母给出了两条路:“要么你马上调回来,要么将孩子留在我们身边。”
卫婷儿张了张嘴,哑口无言。父母给她的选择,她无法选择,只能妥协。孩子留在了父母的身边,上了一家私立幼儿园。父母当起了孩子成长的导师,而她呢,不过是给孩子穿戴了一张家庭的外衣。
尽管侯春的父母也想孙儿,但老实巴交的泥腿子,每每来一回,便又落荒而逃。孩子说的话,他们听不懂,他们的亲近,孩子又感到很害怕,把他们当成了拐卖人口的人贩子。
来一次伤一次,侯春的父母来的时间也就越来越少。很快,便淡出了她的生活。
婚姻是自个的,失败一回,破镜难圆。留给她的伤口,还在隐隐的流血。她像一头失去了狼群的狼崽子,孤独而寂寞地舔舐着伤口,发出仇恨的怒火。向燕燕安慰她,“不要着急,慢慢来,等孩子大了,他自然会懂得理解和尊重你的想法。”卫婷儿苦涩地喝着咖啡,落寞地摇了摇头道,等他大了,他还是我的孩子吗?他是我父母的孩子!
她不用想都知道,这个孩子长大后,跟她一个模子,她今天走的路,就是他将来的路。父母潜意识里的固执,是无法割舍和逃避的。只要生活在他们身边,成长的轨迹便已经铺出了路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