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 封天(1 / 2)

加入书签

那小厮的影子在阳光下经历一阵变大又变小的作后,整个小巷又重新恢复了宁静。

这是一条偏僻的小巷,狭长幽静。即使现在空气中飘满了浓重的血腥味,一天之内也不会被人察觉。

这小巷实在是太偏僻了,偏僻到诡异,根本就不像是随意走到那里的。可惜,有资格思考这一切的这群人已经死了。

那青衣小厮很认真端正了自己的帽子,仔细的检查了自己上是否沾有血迹。在确认没有之后,小厮心满意足的走出了巷子。

在巷子口略微停顿一瞬间后,他又重新感知到了叶凡的位置,继续朝着一个方向走去。

“旧主已死,新主当立。”小厮狞笑着不停的重复着这句话,仿佛在催眠着自己。

另一边还刚刚结束对宁缺出关庆祝的叶凡对此一无所知,叶凡现在头疼的是桌子对面的天谕大神官。

数百名大唐羽林军和神护卫,护卫在神辇四周,神肃然,炯炯有神的目光在漫天花瓣间警惕地注视着四周。

长安城里没有什么魔宗余孽,也没有什么狂徒,天谕神座所过之处,引来无数民众围观,有那等虔诚信教的人老者在道旁跪拜不止,站着的民众也恭敬低头鞠躬,不敢直视神辇上幔纱后的老者。

神辇进入临四十七巷,然后在老笔斋前停下,惹得街巷里拥挤的民众一片议论,好不羡慕那间铺子的主人,他们感慨着天谕神座的到来,却不知道另外一位西陵大神官去年曾经在铺子里做过很长一段时间长工。羽林军在巷口调置警戒线,把人群请到了外面,神护卫警惕地占据了老笔斋铺口的几个要冲之地,幔纱掀起,天谕大神官缓缓走下神辇。

宁缺和桑桑站在老笔斋门口相迎,态度恭敬。

而坐在老笔斋里的始终只有叶凡一个人而已,按理来说,叶凡也应该到门口迎接。

可惜的是他既不是信徒也不是迷粉,他来自西陵那片不可知之地,现在是书院不可知之地的小师叔,又是大妖之主。

叶凡真的没有理由要到门口迎接他,甚至连起的心思都没有,反正不久后就要兵戎相见了,好好说话没有必要。

宁缺恭敬请大神官坐下后,便想叫桑桑去泡茶,忽又想着程立雪说过这是对西陵和道门的大不敬,便自己动手。

五杯清茶,安静地搁在桌上,雾缓生骤散。

天谕大神官看上去是位极寻常的老者,脸上深重的皱纹如山如川,只有那华美的神袍表明了他尊贵的份。

宁缺见过很多大人物,但和像天谕大神官这般尊贵的大人物谈判,却是头一遭,不免有些紧张,不知该如何开口。

桑桑也有些紧张。虽然宁缺昨夜解释了一遍光明大神官的继承法则,但她还是想不明白,老师既然是叛出西陵神的,为什么神还非要把自己接回去。

天谕大神官平静看着主仆二人和那位百无聊赖的大人物,忽然微微一笑,随着笑容绽放,他眼角如山如川的皱纹愈发深刻,微陷的沧桑眼眸骤然平静。静而不知深其许,便如一座顽石所堆砌而成的枯山里的一口老井。

天谕大神官对于那位被裁决司追杀的叛逆的出现毫不惊讶,似乎也不是很惊讶。

裁决司为了某些方面的原因,编造谎言杀死某些人能力很强。有些时候,裁决司的说法往往只能信一半。

再说,天谕大神官的职责从来就不是抓住背叛昊天的灵魂,他唯一想做的就是将光明的种子带回神山,让神山再次伟大起来。

面对着天谕大神官的目光,宁缺忽然觉得自己上的衣裳消失无踪,产生了一种赤的感觉,本能里觉得被对方看穿。

天谕大神官只是这样的看着宁缺却是不去看坐在一旁的叶凡,叶凡仍旧是默不作声,但是却给在场的人一种这事能不能成主要看他点头的错觉。

宁缺说道:“书院宁缺,拜见神座大人。”

天谕大神官说道:“免了。”

宁缺便在大神官对面的椅上坐了下来。

老笔斋里一片安静,宁缺明白,自己现在是主人。但是却是近乎本能的望向了桌子一旁那个沉默的书生,心想平时你话不是多吗?现在他丫的神来抢人了你倒是一句话不说了。

茶杯口中渗出的雾渐散,一片青青的茶叶从杯底飘了上来。

宁缺咽喉有些干涩,声音微紧说道:“能不能我们再想想。”

站在天谕大神官后的程立雪有些不悦,刚想斥责宁缺却又是想起了叶凡在场,便是有些忌惮。

天谕大神官说道:“西陵有些事,所以我不得不回,回去之前。此事总要有个结果。

宁缺根本没有留意到大神官言语里所说的西陵有事,只是在想别的事,干笑说道:“神座大人要走了?有没有买什么土特产?”

程立雪脸上的神很难看。

天谕大神官却笑了起来,摇了摇头。

笑容在苍老的面容上渐渐敛去,那些深刻的皱纹渐渐舒展,天谕大神官静静看着宁缺的眼睛,说道:“你知道她对神的重要。”

桑桑低头看着裙摆外的鞋尖。悄悄向宁缺后挪了两步,似乎指望他能遮住自己。便又向叶凡后挪了两步,便是惊奇的发现那到注视着自己的善意视线戛然而止。

天谕大神官的视线平视到叶凡脚下的时候就停止了,不敢往上看。

宁缺犹豫说道:“桑桑年龄还很小,就到西陵去当大神官。与神座大人您平起平坐,这听上去总觉得有些不合适。”

程立雪看了天谕大神官一眼,轻声解释说道:“神座继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桑桑师妹回西陵后要先学习教典,然后赴世间道门清修,体悟人间百态悲欢,然后才能继承神座,前面这些准备工作被称为置座训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