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落榜生:金圣叹(1 / 2)
在中国古典文学领域有这么一种说法:你如果没有读过金批《西厢》,就不算读过《西厢记》;如果没有读过金批《水浒》,那也不算真正读过《水浒传》。所谓“金批”就是由明末清初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先生批注过的版本。金圣叹,本名金采,这个名儿有点儿过于通俗了,于是后来他便自个儿改字圣叹。圣叹圣叹,是想要圣人为之赞叹。您瞧瞧,这得是何等自信的一个人呀!
事实上呢,金圣叹年少时的所作所为不是让圣人赞叹,而是要让圣人哀叹。他对于当时的基本教课书“四书五经”十分不屑,常常感叹那些教材不说人话,学了也不晓得有什么用。金圣叹不好好上学,却将大把的时光都花在了读《西厢记》、《水浒传》这些非主流读物中,并且“日夜手抄,谬自评释”,一边读一边抄,还在旁边自个儿写批注。
金圣叹同学最为牛叉的一点就在于,在那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他居然敢一次又一次地将高考当做游戏。比如有一年高考作文题是《如此则动心否乎?》,这是引自《孟子》里的一句话。说的是公孙丑问孟子:“如果让您担任齐国的卿相,使您的政治、道德理想得以推行,您一定能使齐国称霸。这样的话您动心么?”金圣叹拿到这个题目,简单哪,他大笔一挥,写道:“穷山空谷之中,黄金万两;露白葭苍而外,有美一人。
试问夫子动心否乎?曰:动动动……”他一连写了39个大大的“动”字。
后来他向主考官解释说:“孟子不是说‘吾四十不动心’,孔子也说‘四十而不惑’,所以在1到39岁之间,只要是个正常的人无论在荒郊野外看到的是钞票还是美女,都一定会动心,所以我要写39个‘动’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