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后山之巅,比邻阿鼻(1 / 2)
梵宫有后山。
后山之“后”,在于其自建于奇险临渊之侧,隐没于重峦迭嶂之间,上有黑云盖顶、遮天蔽日,下通九幽绝狱、直抵黄泉,相较于“前山”人气之鼎盛,不为外人所察也。
后山不是单独一座山。
按照道宗《山川地理志》的说法,这所谓“梵宫后山”,其实乃是圣雄雪山的东麓,临近道国的这一侧,原本也是人气颇旺的景色怡人之地。
后来东麓之所以会成为”后山”,盖因为佛祖他老人家当年那“一掌断长生”,进而引发天地元气紊乱,这才将原本“云色山光皆如画”的雪山东麓,变成了罡风肆虐、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
犹如被毁了容貌的倾城佳人,从此便再难以真面目示人,由此“深居简出”,不知过了多少岁月。
此后,某位精通数术筹算的梵宫大才横空出世,他立下宏愿,说是要让西土佛国“因果有尺,善恶有渡,现世得报,惩世救人”,并据此天险以造“阿鼻地狱”,以为万世证宏愿。
其前后一共用时二十余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甚至不惜折损了数位境界不低梵宫高手,最终以大手笔、大魄力、大毅力,在东麓这一侧,打造出三万六千余个洞窟。
期间,他未动用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皆以原石原料将“阿鼻地狱”筑造而成,以至于曾有人戏言称,“耗时二十余年,耗费了那么多人力物力,造出来个什么玩意儿,哼,我看不过是在石壁上打了三万六千个窟窿。”
但没人敢真正小觑了这三万六千个粗鄙洞窟,需知,那位传闻中的天纵奇才,最善于借势头与得势。”
在打造这座“阿鼻地狱”的过程当中,他借的就是这紊乱天地元气的大势,得的便是,让置身其中的修行者们,无法轻松驾驭其最为擅长的天地元气的势。
他借的就是另一侧墙壁仅与‘火地脉’一墙之隔的大势,得的便是,无人敢让擅自挖掘、自寻死路的势。
他借的就是精心计算每一寸岩壁厚度与支撑强度的大势,得的便是,让崖壁罡风、‘火地脉’、岩壁,三者之间刚好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让任何一处挖掘都可能引发整个洞窟坍塌,‘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势。”
可谓是浑然天成、大巧不工,直教置身其中的囚徒,上天无路,下地无门。
这还仅是“囚室”的设计,更不要提那直接与“火地脉”相连的“刑房”,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地火”,可是审讯犯人的极佳助力,这些年来,折在这上面的“英雄好汉”可不在少数。
至于这这位旷古烁今的巨匠奇人究竟姓甚名谁,早已湮灭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梵宫的经卷典籍,更是对此人语焉不详,仿佛此人打造了这座巧夺天工的囚笼之后,就不知所踪了。
有传言称,作为“阿鼻地狱”的缔造者,曾发下那般宏愿的他,“理所当然”的为了这座监狱的第一位囚犯,终身被囚禁在他自己一手打造的监牢之中。
……
说到这里,只见口干舌燥的热振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个讥讽的笑容,拿起汤碗喝了口汤,润了润嗓子,这才继续说道:
“然而,世人皆知,梵宫最为令人闻风丧胆的‘阿鼻地狱’,是建在后山的峭壁之上,但鲜有人知道,其实供给整座梵宫饭食的伙房,也在这后山之上。”
“当年设计‘阿鼻地狱’那人,特意将梵宫的后厨搬迁至后山山顶,而后又在伙房石壁上,筑造了数个能直通‘阿鼻地狱’的石道,为的就是将伙房当日剩下的残羹冷炙,如喂猪喂狗般,顺着石道倾倒下去,养活那一整面石窟中的囚徒,至于这些剩菜剩饭够不够吃,就不是他所关心的了。”
“怎么样,为师这段关于后山前世今生的典故,你可曾听仔细了?”
只见热振一番话语,将自己知道的典故也好、秘闻也罢,都一股脑竹筒倒豆子般的说了出来。
却见朝牧正忙着对付面前那盘爆炒“素鹅肉”,连眼皮都没朝热振这边翻一下。
热振也不在意,摸了摸光头,低头浅酌了一口碗中汤水,这才老神在在的继续说道:
“为师此次让你去‘后山’,自然有为师的一番计较,个中缘由,目前还不能对你明说,但此行对于你快速掌握如何操控‘天地元气’,有百利而无一害,你只要信为师的便是,再者说,戒律院那摩诃诛晔,不是还罚了你一个‘去后山帮厨半年’的奇怪惩罚吗?正好啊,把这惩戒任务也一并做了。”
朝牧终于放下了筷子,皱眉开口问道:“一定要去?”
热振含笑点了点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