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拿司机班开刀(1 / 2)
提到秘书,后世的秘书总是会和美女、办公室出轨联系在一起。
真实情况,办公室文秘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收发文,上传下达;写材料,以文辅政。
新官上任,当然要开会。陈平安最讨厌形式主义的,现在也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模样。
但是这个会议是很有必要的,是他这个新领导第一次开会,有助于捋清后勤处的整体工作。
后勤处主要由后勤综合办公室、采购科、厂食堂、招待所、司机班、厂卫生室、劳保厂等组成。
这时代,工人们都是以厂为家,而工厂当然要负责工人们的衣食住行,这些都是属于后勤处的管理范围。
会议上,陈平安也一一认识了,这些各部门的负责人,有的一脸善意,有的桀骜不驯,这些陈平安也都一一记在心里。
这么大的后勤处,关系肯定错综复杂,有的背后还有领导撑腰的,千丝万缕的,都要一一捋清楚。
从前陈平安当科长的时候,就不听杜玉成的话,以前觉得是杜玉成脾气好,现在看来是习惯了,反正和陈平安一样刺头的不只一个,虱子多了不痒属于。
现在,陈平安上来了,他可不像杜玉成那么窝囊,他还想在后勤处多做一些实事呢。
首先,是确定,哪些是自己人。
招待所铁板一块,是陈平安经营起来的自留地,秦淮茹在管着呢,但是对后勤处的影响有限。
食堂后厨是傻柱说了算,两人的关系也不用说,采购科还有吕新年在。
能给陈平安提供最大助力的,就是办公室的张海龙了,这也是绝对的自己人。
从前的办公室主任刘长贵,去了车间劳动改造的那一个,就是通过这个职位掌控了后勤处大部分权力的。
可惜张海龙能力不够,而且在这个职位上的时间太短,还不能掌控大局。
“张主任,让司机班给我匀一辆车出来,司机就不用了,调查部的小刘可以暂代。”
司机班就是后勤部管的,陈平安自己都没一辆小车开,那可就太说不过去了。
“处长,您要是用车,我随时给您安排,但是专车的话,有点麻烦,咱们厂的车也不太够用……”
陈平安没想到,这点小事儿还为难上了,副处有用公车的权利,但是专车要处长才能配的,这是轧钢厂的制度。
而管理和制定这个制度的,是厂办公室,也就是说,司机班是厂办和后勤处双重领导的。
“这是司机班给你这么回复的?你呀,做人不能太老实,司机班都不把你这个主任放在眼里。”
“你去找司机班,就说核查他们的油票使用情况,以后要规范用油,和厂办也沟通一下用油计划。”
这个时代,汽油可是稀缺资源。
解放初期,还带着贫油国的帽子呢,直到大庆油田开采成功才摆脱贫油国的帽子。
即便如此,对外的加油站也少之又少,轧钢厂这种单位,有自己的油库,属于后勤处管理的。
小小司机班,还敢用制度为难他一个副处长,那就在制度规则之内跟他玩一玩好了。
“好,我这就去办!”
张海龙眼睛一亮,他也不是想不到办法治一治这帮给领导开车的家伙,只是从前不敢得罪,现在有陈平安撑腰,还有什么好怕的?
张海龙下去办了,没等到下班,他就接到了厂办徐主任的电话。
“陈处长呀,你这新官上任三把火,怎么第一把就烧到我的头上来了?”
徐治业在电话里,对陈平安抱怨道,他自认跟陈平安关系还不错的,实在是没想到。
“那是我要烧你徐主任吗?我一个管着司机班的处长,自己都用不上车,我找谁说理去?你徐大主任是不是故意针对我?”
陈平安对徐治业也不客气,他又不是真的针对徐治业,就是给司机班的刺头点苦头尝尝而已。
“哟,是我工作疏忽了。”
“你陈处长主管后勤处的全部工作,配个车不是应该的嘛。”
陈平安这都把话说明了,徐治业还能不知道怎么做嘛,就是配车的问题。
“感谢徐老哥对我工作的支持!”
“我就知道,规范用油,节省开支,这种对厂里有利的事情,您一定会支持!就这样吧,我挂了。”
行政楼厂办公室里,拿着电话的徐治业当场愣住,这小子怎么这么滑头?开始叫徐主任,后来叫徐老哥,但是称呼变了,做事儿却一点没含糊。
他都答应给陈平安配车了,结果这小子还要核查油票和实行规范用油。
“徐主任,他这是不把你放在眼里呀。”
徐治业面前的,正是司机班班长朱明,看他那挤眉弄眼的样子,十足的小人做派。
他和徐治业有些拐着弯儿的亲戚关系,一直把这位当自己在厂里的靠山呢。
“注意你的言辞!你们司机班的人,就是这么背后议论领导的?”
“早跟你们说过了,给领导开车的人,最重要的就是嘴严!”
“回去吧,你们领导让你怎么做,你就怎么配合,这是你的职责。”
徐治业摆出严厉的表情训斥道,和刚才电话里如沐春风的语气判若两人。
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语气说话,徐治业一个办公室主任还能不知道,拿捏的炉火纯青的。
看到朱明为难的样子,徐治业还是没忍住嘱咐他几句,毕竟有点亲戚关系。
“你不要小看他年轻,不然保准你吃大亏!”
“回去给他弄辆好车,伺候好了。不然,他保准查出你的事儿来!他敢推行这个,就说明他都不怕得罪领导,治你一个司机班班长,那不更是小意思?”
说完,徐治业摆摆手让朱明滚蛋,他都不用猜,这小子肯定倒卖过油票。
反正,他该警告的警告过了,这小子要是还不收手,被查了,他也仁至义尽了。
朱明会收手吗?
就像犯法一样,有人不是不知道风险,但是实在是利益太动人心了。尤其是尝到了甜头之后,就算是顶着风险,他们也不愿收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