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三章 纪纲之死(2 / 2)

加入书签

叛军大乱。

黄昏站在主院的台阶上,回首看了看妻子,徐妙锦镇定自若,她并不害怕,只要和丈夫在一起,就算是死,她也无所畏惧。

黄昏点点头,笑了笑没事了。

幸亏蚍蜉义从来了。

幸亏张凤阳和苟布没有被自己的命令禁锢思想,他们都到来虽然不足以击溃叛军,但能给京营的援兵争取时间。

徐妙锦弯腰抱着儿子黄豆芽和女儿黄豆苗,忽然之间就泪如雨下。

丈夫不过是想为国为民而已。

怎么就这么难?

……

……

何贵的七八十人拼死保护,尤其十二妖姬,除了娑秋娜躲在徐妙锦身边,其他十一个女子杀人如麻,本就让叛军心惊胆战。

蚍蜉义从的到来,更是让叛军军心大乱。

而真正击溃叛军的还是撕咬在叛军尾巴上,关键时刻赶到的由李谦率领的羽林后卫。

纪纲,李春,庄敬,王谦四个人站在黄府的照壁前,他们甚至能看见主院那边,也能听见主院那边的厮杀声,但是他们心知肚明,

他们再也看不见那个人了,他们也无法亲自手刃那个人。

麾下的儿郎越来越少。

有的死。

有的逃。

当然更多的是逃,所谓兵败如山倒,其实从皇城那边退出来的时候,一路之上就不断有人逃离大部队,希望能躲到天亮后逃出京畿。

抵达黄昏府邸的时候,纪纲麾下的兵马也仅仅只有五百之数。

纪纲大恨。

如果没有蚍蜉义从,其实就这五百人人也足以将黄昏鞭尸数十遍,但是纪纲做梦也没想到黄昏竟然如此大胆,他个人的武装力量,五十人的蚍蜉义从,竟然全部配备了三眼火铳。

而且是人手数支。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五十人可以不间断的连续射击,在他们弹药用尽之前,可以造成数百人的伤亡。

面对这样的力量,纪纲的叛军就算意志力再强大也会在瞬间崩溃。

纪纲也恨,麾下儿郎胆小怕死者甚众,从皇城撤退之时,其实还有五六千人,可不曾想一路溃逃,来到黄昏府邸外,只剩下了五百人左右。

这就是沙场啊。

真正的兵败如山倒,溃逃的时候,无论你领军的人多么强大,都控制不住局势。

于是纪纲输了。

输得很彻底。

纪纲虽然是一条疯狗,但他也算得上一个枭雄,他不想让自己面对朱棣,也更不愿意在黄昏面前像个阶下囚。

他还有尊严!

所以纪纲选择了自尽。

于是纪纲死了。

不可一世娇横狂躁的纪纲,是永乐前十年大明天下最为嚣张臣子,这位让锦衣卫走上巅峰的指挥使,就这么轰轰烈烈的在永乐十一年上元节后的夜晚里,在黄昏府邸的照壁之前横刀自尽。

自尽之时,鲜血洒向照壁,宛如一朵花。

尘埃落定。

蚍蜉义从拱卫着主院。

黄昏来到院门口,看着只有十几个人围在李春,王谦和庄敬三人身边,暗暗松了口气,旋即看向三人:“不用负隅顽抗了,你们已经没有任何机会。”

王谦、庄敬和李春没有纪纲的傲气,他们不想死,所以也不敢自杀,没有这个勇气。

他们还奢望着就活捉后,也有可能陛下会仁慈的饶他们一命。

毕竟他们也是有功之人。

恰好李谦带着大军进入黄昏府邸,挥手让士卒将这三人捉拿之后,看着拱卫在黄昏主院门口前的那五十个蚍蜉义从,李谦出了一身的冷汗。

这小子疯了么?

你个人的私人力量,区区五十人的蚍蜉义从竟然人手配了三眼火铳,关键是一个人还有几只,更关键的是这个事情陛下竟然不知道。

但是经过今夜之后,这个事情再也瞒不过去。

陛下知道你黄昏的蚍蜉义从人手配有三眼火铳,你猜陛下会怎么想?

看着迎面而来的黄昏,李谦微微摇头。

叹气,“你这也……”

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作死也不是这么作的。

黄昏知道李谦的意思,回首看了看自己的蚍蜉义从,笑着对李谦说:“没关系,陛下那边我自会解释,纪纲叛军叛乱进攻皇城那边,陛下没事吧?”

李谦笑着摇头,“怎么可能有事,陛下既然要对纪纲动手,那么就会准备万全,绝对不会给纪纲任何机会,所以他就算攻破承天门,等待他的将是林东来的一千神机营。”

黄昏愕然,林东来什么时候带着神机营驻扎到皇宫内城去了?

李谦呵呵一笑:“让你知道了,那纪纲不也就知道了?这是陛下早就安排好的棋子,就是提防纪纲破罐子破摔,对了,在来的时候陛下要让我跟你说一句,为了避免被纪纲知道打草惊蛇,所以他并没有安排兵力来保护你。”

李谦又看了一眼蚍蜉义从,“看来是陛下多虑了。”

黄昏耸耸肩。

对李谦说道:“请李大监帮忙,着人将叛军的尸首清扫出府邸,至于我的人,他们都尸首我自己来处置就是是。

不能让兄弟们寒了心,一定要让他们魂归故里,也要保证他们家人今后的生活。

李谦压低声音,“这个时候你还在想着收买人心,是嫌自己死得不够彻底不够快么,你还是赶紧想一下怎么给陛下解释,才能让陛下不对你的蚍蜉义从产生忌惮之心吧,须知伴君如伴虎啊,你这个蚍蜉义从对陛下而言其实是有大逆之举。”

黄昏摇头,“成立蚍蜉义从的本意并不是为了应对纪纲,蚍蜉义从的主要目的还是在海外,这个事情李大监真的不用担心,我相信陛下也会相信我诚恳的说辞。”

李谦也不想多嘴了。

忠言逆耳良药苦口,你黄昏听不进去就算了。

反正我已经仁至义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