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三山五园(三)(1 / 2)
西山景区有一组园内最大的建筑群,坐东朝西,中有东岳庙,院落四进,分别供有东岳大帝,昊天至尊,玉皇大帝等。
东岳庙之南有“圣缘寺”,也为四进院落,其中第四进院落有琉璃塔一座,别具姿态。
东岳庙之北为“清凉禅窟”,是一座小园林,正殿坐北朝南,中有亭台楼榭曲廊相接,错落于假山叠石之间。
这是一组佛道并立的建筑,是当年佛道合一政策的反映。
静明园于1860年遭英法联军、八国联军两次焚毁。
辛亥革命后,一度开办玉泉山汽水公司,时亦开放游览。
民国后曾作为公园对外开放,解放初期由某中央单位使用。
1949年后,为国家机关使用,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和绿化。
1957年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05月25日,静明园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清漪园就是现在的颐和园。
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中国四大名园(另三座为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之一。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距北京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原名清漪园,为三山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
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
乾隆十五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48万两白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
咸丰十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
光绪十四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500至600万两白银,由样式雷的第七代传人雷廷昌主持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
到光绪二十六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许多珍宝被劫掠一空。
光绪二十九年修复。后来在军阀混战、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1949年之后政府不断拨款修缮,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9年,颐和园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拥有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