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弃守临泾(1 / 2)

加入书签

袁绍第一个抽了一签,一看上面的排号,脸立刻就黑了,看曹操的眼神也有些阴。

曹操一看袁绍这样子,就知道肯定抽到了前面,不由心下奸笑。

等到所有人都抽完签,结果就出来了,袁绍第一阵,张邈第二阵,至于想打头阵的陶谦老好人却抽到了最后一阵,公孙瓒倒数第二阵。

曹操抽到了中间位置,不好不坏,心下却是暗忖,袁本初抽到了第一阵,这下怕是要恨上自己了。不过说话回来,袁本初自己手气背,又哪能怪到自己头上。

抽签定了先后,自然再没什么好商量的。

只是袁绍、张邈等打斗阵的诸侯未免脸色难看。

次日,众诸侯拔营而起,进至虎牢关下,当即按照先后举兵攻关。

与此同时,吴郡太守孙坚、豫州刺史袁术的勤王大军也兵出阳人,攻打大谷关;荆州牧刘表举兵攻打武关,京畿洛阳上空一时战云密布,气氛陡然紧张了起来。

陇县,罗征官邸。

成英疾步走进内堂,向罗征拱手道:“主公,派往汉中的使者回来了!”

罗征放下毛笔,肃手让成英坐下,才问道:“怎么,张鲁怎么说?”

成英答道:“张鲁拒绝交出马超!”

罗征讶然道:“这是为何?”

贾诩接上道:“将军,马超率众前往汉中投奔,张鲁就算不重要马超,也不会将马超绑了交给将军的。况且马超还是员难得的虎将,张鲁又岂会有放过之理!”

罗征略一思忖,便明白过来,喟然道:“是本将军有欠考虑了!”

贾诩和成英对视一眼。随即收回了目光,都没说什么。

两人早就料到了这个结果,只是这两个老狐狸早就成精了。深谙为臣之道,当初罗征又一厢情愿。信心满满,都不好犯上直谏罢了,故尔没说出来。

罗征随即也想到了这点,自检道:“论语有云,吾当三日自身吾身,先贤圣人早就告诫过了,本将军却忘到了脑后。看来最近一段时间,本将军确实有些得意忘形了。若日后再有思虑之周之处。文和、公英切勿藏拙,务必要提醒本将军!”

贾诩和成英再次对视一眼,齐拱手道:“在下遵命!”

心里却多少有些欣慰,得意忘形并不可怕,只要能及时改正就行。

罗征能很快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并且直言不讳的在下属面前检讨自己,的确难能可贵,至少贾诩和成英还没有在其他效力过的诸侯身上看到过这种品质。

仅此一点,就已胜过韩遂、马腾之辈。

罗征又问,“如此说来。借粮之事也被张鲁拒绝了?”

成英道:“张鲁言,若主公欲借钱粮,需得让其在治下汉人百姓中布教传道。方肯借予主公钱粮。在下以为,张鲁怕是已经识破主公计谋了。”

贾诩也道:“此言在理,羌胡之众不识礼仪教化,只崇尚武力,五斗米道的那些教义想要教化羌胡人,简直就是痴心妄想,张鲁提出这样的要求也在情理之中。”

罗征蹙眉道:“看来张鲁也不傻啊,以后再想利用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贾诩道:“当务之急,是尽快稳定汉阳、陇西、武都三郡。火速出兵安定,以雷霆之势扫灭吕布。尽得凉州十郡,尔后厉兵秣马。以应对中原战场!”

罗征欣然道:“文和所言极是,就这么办!”

六月。

益州牧刘焉在剑阁与汉中太守张鲁对恃了近三个月后,眼看过不了汉中,无法率军前往洛阳勤王,因三万大军所耗甚巨,不得不撤军退回成都。

张鲁对此总算松了口气,两万大军也从褒城撤回。

马超趁机向张鲁进言,欲借兵攻打武都,为张鲁取了武都,同时为父报仇。

张鲁想也不想就拒绝了,开什么玩笑,罗征那厮是好惹的吗?张鲁野心不大,只想守着汉中当土皇帝,并不打算开疆拓土,更不想惹上一身骚。

七月初,罗征在汉阳、陇西、武都三郡局势初步稳定下来后,当即亲率两万骑兵大军出陇西,经阿阳,过乌氏,越过开头山直扑安定郡定临泾。

吕布闻讯急召集众将,商议退敌之策。

临泾,吕布官邸。

吕布气的脸色铁青,狠狠一拳砸在了桌案上,颇有些气急败坏地道:“最多再有半个月秋粮就能下地,这厮偏偏在这个时候举兵来犯,真是气煞吾也!”

张辽脸色凝重道:“主公,罗征赶在这个时候出兵,就是不想让我军在秋粮下地后征集到足够的粮草死守临泾,实在是用心歹毒呐!就算现在抓紧时间抢收也来不及了!”

吕布气的想要吐血,这种被人逼迫的感觉实在太窝火了。

魏续底气不足的道:“主公,我军满打满算,就算召集驻守各县的兵马,最多也不过八千可战之兵,而且没有足够的粮草,怕是挡不住罗征匹夫的两万大军。依末将看,不如干脆放弃北地、安定二郡,前往关中投奔段煨算了,如此还可保存实力。”

“这……”

吕布脸色一变,颇为意动。

临泾即将粮尽,就连帐下一干统兵将领都开始吃糠咽菜了,普通士兵更不用说,不但每天只能吃一顿,而且还只是轻汤糊糊,根本就吃不饱肚子。

这几天几乎每天都有兵卒因吃不饱肚子闹事,虽然被弹压了下去,却非长久之计。

若是没有罗征举兵来攻,到是还能撑到秋粮下地。

可眼下罗征亲提大军进犯,一旦坐困临泾,绝对是必死之局。

“主公,万万不可呐!”

张辽第一个反对道:“董卓篡汉自立,实属大逆不道,主公好不容易摆脱主公。如果再率众去投,则必成天下公敌,尽失人心。今后如何还能立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