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视网膜效应——爱并欣赏着(1 / 1)

加入书签

第三节 视网膜效应——爱并欣赏着

2018-04-15 作者: 孙科炎;程丽平

第三节 视网膜效应——爱并欣赏着

张嘉想给丈夫买一件皮衣,经过几次查看、比较,最终买了一件棕色的大衣。当时张嘉想得是一般人们喜欢买黑色的,所以买一件棕色的会比较独特。然而,张嘉后来发现,不论是大街上,还是自家小区里,都有很多人穿着这种颜色的衣服。张嘉有点愣了:怎么会突然间看到这么多人选这个颜色?

当张嘉和自己的同事说起这件事时,一个怀孕的同事说自己并没有看见多少穿棕色衣服的人,但是最近不管去哪里都会看到孕妇,比如上周去商场短短两个小时就看到了6个孕妇。同样的,其他人对她看到的现象也没有太大的反应。

张嘉和同事所说的情况是心理学中的视网膜效应,意思是说,当我们拥有某项特征或某件东西时,我们就会比平常人更加注意到别人是否跟我们一样具备这种特征或者拥有这件东西。所以在案例中,张嘉给丈夫买了衣服之后,便自动对穿同样颜色衣服的人有所关注;同样的,那位怀孕的同事也会无意识地关注到更多的孕妇。

在婚恋生活中,这种效应的表现之一便是男女双方对彼此缺点的关注,很多人不自觉地诠释着这一负面影响。

比如,一个发现伴侣有哪些缺点的人,在和他人聊天时,可能会不自觉地讨论到彼此伴侣的缺点,他很可能发现他人和自己的伴侣一样也有着同样的缺点,甚至发现多个人有这样的缺点。当认识到这一点时,人们也许会释然——很多人都这样,也就无所谓了;但也可能是人们会发现伴侣更多的缺点,并一直循环下去,这样的生活是不快乐的。

我们和伴侣一起生活,爱对方自然不用说,但是,假若在这份爱中缺点成了彼此的关注点,那么这份爱的持久性或许会受到怀疑。

杜敏和丈夫孙琦结婚三年了,在这三年中,杜敏对孙琦的认识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可以说是从天上到地下的差别。事情是这样的,结婚后,杜敏发现孙琦喜欢把东西随意放,和闺蜜聊天说起这些事,朋友们说“男人都是这样,你习惯了就好。”杜敏是喜欢整齐、干净的人,尽管朋友们这么说,但她容忍不了丈夫这样。后来她又发现孙琦小心眼儿,什么都不舍得买,这些还不算,杜敏还发现他不爱和朋友联系,仅有的几个朋友就是大学舍友,总之杜敏的感觉是孙琦的缺点越来越多,她不仅问自己为什么结婚前没有注意这些呢?

和杜敏一样,很多人发现了对方的某一缺点之后,可能随后会发现很多人也有类似的缺点,但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如果像杜敏这样,那么结果便是在发现对方的一个缺点后,接着的关注点依然在缺点上,尽管有优点,也被人们忽略了。

相反,假若我们关注的是对方的优点、长处呢?卡内基说每个人的特质中大约有80%是优点,而20%是缺点。所以,如果我们更多的关注优点而非缺点,不仅同样符合视网膜效应,很可能也会使我们的婚姻生活更幸福。

答案是肯定的。当一个人关注对方的优点时,所用的是一种欣赏的眼光。当我们看到伴侣帮助他人时,发现伴侣乐于助人的优点,甚至是看到他人乐于助人时,我们会想到自己的伴侣也会这么做。当伴侣在生活中照顾我们以及我们的家人,我们感受到的是伴侣的有责任心。这些优点留在我们的记忆中,会让我们发现伴侣更多的优点,继而我们印象中的大部分记忆便和伴侣的优点、伴侣对自己的好分不开。

另外,当我们关注的是伴侣的优点时,也会发现他人有很多的优点,从而感受到生活中更多的美好,这便是视网膜效应的积极影响。

郝静和好友会在每个周五晚上聚会,所谈的话题除了一周的工作心情,便是彼此的家庭琐事。郝静说:“你们有没有发现男人有时也很爱美,最近我发现我老公主动要求我给他买些护肤品,还说自己皮肤不好了。”好友说:“对啊,对啊,我也发现了,我老公人家用得剃须刀越来越好了,原来的时候他甚至都不刮胡子。”大家的话题就这么打开了,彼此说着男人们的喜好和优点,简直乐不思蜀。

从郝静和好友们的谈话,让人感受到的是对彼此伴侣的一种欣赏和爱慕,更是一种幸福的味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说得自然是我们有优点的一面,也有缺点的一面,但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用欣赏的眼光来关注伴侣,与伴侣分享对方的优点,让对方感受到这份关注和爱。

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美的东西,重要的是用心发现,对待我们的伴侣同样如此。透过视网膜效应的积极与负面影响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幸福的人是用欣赏的眼光来爱对方的,会关注伴侣的优点,会发现更多的优点,会对缺点忽略或者包容,这样的方式或许是很多人所欠缺的,更是很多人需要做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