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回应模式——沟通的效果取决于对方的回(1 / 1)
第三节 回应模式——沟通的效果取决于对方的回应
2018-04-15 作者: 孙科炎;程丽平
第三节 回应模式——沟通的效果取决于对方的回应
夫妻之间有沟通,但效果并不总是很好。心理培训师李中莹先生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本身没有对与错之分,但沟通的效果存在着好与坏的差别,而效果如何,则来自于对方的回应模式。
露西亚每天都很忙,她的上班时间和孩子们上学的时间一样,当孩子们到家她也到家。然后她要送孩子们去上辅导班和钢琴训练班,直到五点半回来。接着露西亚要张罗晚饭,这时也正是丈夫格朗下班回家的时候。
格朗回到家看到妻子正在厨房忙,他同时也闻到了厨房飘出来的味道,说道:“又是素菜?我吃够这些东西了,你就不能做些肉吗?”露西亚生气地回应道:“这些怎么了,我可从来没看见过你在厨房里做过。”停了一下,她接着说:“我受不了你这样挑三拣四,有本事以后你来做。”格朗听到妻子的抱怨,不说话了,他不明白的是:自己说的又没错,妻子的确天天在做素菜,为什么就不能变化一下呢。
格朗想要表达的是偶尔变换一下菜,不要总是这一种;露西亚想要表达的是自己已经很忙,没有时间去想变换与否,为什么格朗不会理解自己呢?两个人的沟通和理解方式完全不一样,发生冲突似乎也成为了必然。从这种角度来看,对方如何回应我们决定了最终的沟通效果。如果一味地强调自己说的对,但效果并不明显,也是一样的没有用。
两个人进行沟通,目的总是想达到良好的效果,促进彼此的感情发展。然而,相当比例的沟通,所导致的反而是两个人的冲突。
杰隆和科尔随公司一起外出开会,晚上两个人住在一个屋。杰隆向科尔谈起自己的婚姻生活,他说,自己和妻子经常吵架,甚至有时是彼此无理取闹,比如有一次岳父母要从老家来看望他们,所以他们利用周末打扫卫生,总不能让父母感觉脏乱啊。当他正在擦玻璃时,妻子吩咐道厕所的灯坏了,让他去买个。杰隆想擦完玻璃去也不晚,于是接着擦,过了一会儿,妻子出来发现他还在擦玻璃,就吼道:“你怎么还没有去啊,干活怎么这么拖啊。”杰隆替自己解释,但妻子并不接受,于是两个人就吵起来,并且越来越凶,最后谁也不搭理谁。说完杰隆问科尔自己错在哪了,科尔说你们都没有错,只是彼此的沟通方式不一样,所产生的效果也大相径庭。
杰隆和妻子的冲突起源于有没有去买灯泡,并且彼此言语间、行为间的表达出现了差异——妻子的要求,意在让杰隆马上去做;而杰隆有自己的理解,行为表现了出来,前后回应的节拍不一致,使得问题升级为争吵。
据美国一位心理学家认为沟通效果由三种因素决定,其中,文字意义占7%,语音语调占38%,剩下的55%是身体语言。很多学者对这样的数字比例有所怀疑,或许数字的确不一定准确,但在某种意义上来看是成立的。比如案例中,杰隆接受到了妻子的要求的文字信号,但随后的行为或者回应语言都没有让彼此产生理解,即言语和身体姿态等方面并没有产生积极的效果。
夫妻之间所产生的冲突和消极互动行为是大多数研究婚姻沟通问题的心理学家的关注所在,然而各种冲突并非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常态,即使减少冲突可以缓解甚至消除负面情绪,但并不能提升夫妻的积极感受——人们对冲突产生的影响在心理多少留下了影子。因此,只有能增加夫妻积极情感感受的沟通才是有效的。
婚姻沟通,有人说其实和说相声一样,相声需要一个捧,一个逗,彼此搭档着、角色互换着,在相互配合中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便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这样的沟通和回应才有滋有味,婚姻幸福感也会有所增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