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帮他找到做一个好员工的感觉(1 / 2)

加入书签

第四节 帮他找到做一个好员工的感觉

2018-04-15 作者: 孙科炎

第四节 帮他找到做一个好员工的感觉

罗马斯多葛学派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曾说过的:“对所有的人来说,思想和行为都源于一个出处,这个出处就感觉。”这就意味着,如果一个人拥有好员工的感觉,那么他就会成为一个好员工。

4.1 主题案例:人才成长计划

周涛是一家公司的总经理。为了给公司的高层注入新鲜血液,他决定亲自培养出一个人才。

首先,他亲自挑选了一个优秀的大学生,并把他任命为自己的助理。

之后,他就开始当着很多老员工的面给他布置高难度的任务。而在布置任务之前,他会亲自把任务都处理得差不多。因此,这个助理表面上接受的是最困难的工作,其实只不过去办办手续而已。

最后,每当助理完成任务时,周涛都会在公开场合赞美一番,比如“这件事很复杂呢,你竟然这么快就做好了?嗯,还做得不错!”而得到这个年轻的助理竟然完成了任务,老员工们也情不自禁地露出佩服的神情。这些都让助理感觉到自己的潜力是无穷的,自己的工作能力在提高。

后来,随着完成的任务越来越多,这个助理也越来越相信自己的工作能力,也开始有勇气尝试更多的挑战。所以,仅仅入职半年,他的工作能力、交际水平就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因此被提升为公司的副经理。

这个成长计划看起来似乎是一个骗局。但却是真实的,而且有道理的。其关键部分就在于“人才的感觉”。

4.2 心理分析:人才感觉是人才的根本

可以说,在以上案例中,总经理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让他的助理产生“人才”的感觉。

一个员工是否是人才,不是你说了算,而是他自己说了算。

美国早期社会心理学家库利指出,人的内在感觉经验系统,一方面是建立在他人的(外在的)评价之上的;另一方面则是他自己对这种外在评价的主观判断。这就意味着,我们对自己的评价,所依据的并不是他人对我们的评价,而是我们认为的别人的评价。这也意味着,当我们认为自己平庸的时候,如果别人说我们是出色的,那么我们也会不认同;相反,只要我们认为自己是出色的,那么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们都会相信自己是出色的。

让员工感觉自己是出色,是一个人才,是一位好员工,所依据的就是这个道理。

4.3 管理要求:必要时,悄悄为他扫除障碍

一个人的自信通常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成就中慢慢积累的。成功的次数越多,人越自信。这个道理不用多说,大家也都明白。

然而,大多数人的成长之路是不平坦的,会遇到挫折,会沮丧,会中途放弃,结果当然是失败。但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却会让人对未来更加迷茫,对自己的能力更加没有信心……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一个员工若是进入这个循环中,那么基本上就可以断定,他不会成为我们期望的好员工。所以,有时候,我们需要在暗地里做一些行动,悄悄帮他们扫除一些障碍,让他们的成功来得更容易一些。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你并不需要清除所有员工遇到的所有障碍。一个事实是,人是在克服挫折的过程中成长的,成长没有捷径。所以,你帮助员工扫除障碍的行为,只能针对需要的人,在必要的时候行动。

(1)对新入职的员工给予引导式的帮助

新员工,是每个管理者在带队伍时都会遇到的。他们的特点是业务不熟练,对公司、团队成员以及工作方法都比较陌生,通常不能很快就为公司创造利出润。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无能的。

其实,对于大多数新员工,在进入一个公司的时候,都会把它当成一个起点,都是有抱负的,都是希望学到东西、做出成绩的。但在实际情况中,他们可能常常力不从心,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工作。这其实不是他们的能力问题,而是对于上司的意图没有切实领会,对工作重点也没有充分理解。可以说,他们做不好,只是因为没有方法和技巧。这时,如果管理者给他们充分的“自由”,让他们自己去想办法解决问题,他们可能就会感觉孤立无援。这种心态下,若是找到了方法,解决了问题还好;否则,他们就会泄气,对公司、工作、管理者以及他自己都失去信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