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帮助他正视失败,而不是被失败拖累(1 / 2)

加入书签

第二节 帮助他正视失败,而不是被失败拖累

2018-04-15 作者: 孙科炎

第二节 帮助他正视失败,而不是被失败拖累

古人云: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这句话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能够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再接再厉。但是,在现实环境中,人们却做不到这些,常常因为承受不住失败的打击而自暴自弃,距离成功越来越远。

2.1 主题案例:失败之后是更大的失败

一个年轻人在拿到某名牌大学的法律系毕业证书的时候,即开始感到恐慌:他考研失败了,同时还没有做好出去工作的准备。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之后,他决定参加下一次研究生考试——如果考上了,他就可以回到学校上学;如果没有考上,再出去找工作也不迟。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他再次落榜了。在得知自己落榜的消息后,他心情很不好,就回家调整心情了。

在家呆了三个月以后,他开始出去找工作。但是,找了半年,高不成低不就,他的工作也一直没有稳定下来。他觉得自己并不适合出去工作,干脆待在家里打游戏,不再外出。

2.2 心理分析:习得性无助

以上案例中的年轻人的人生,无疑是失败的。而这场失败,仅仅是源于转折点的失败。

人生中任何一个转折点都是自我概念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种时期,如果一个人希望获得成功的愿望屡次遭遇挫败,那么他就很容易滋生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意识,继而产生一种消极的信念,认为自己缺乏完成目标的能力,即使付出再多的努力也依然会失败,从而在行动之前就放弃成功的期望,自暴自弃。

这个过程反映的其实是心理学上的“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的概念源于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在1975年所做的一个实验:

他将一只狗关进一个带有点击装置的封闭笼子里,然后对它施加一个能够引起痛苦但不会伤害身体的电击。

实验发现,这只狗在刚开始被电击时,会极力地挣扎,想逃出这个笼子,可经过再三的努力,它发现无济于事。于是,它挣扎的劲头越来越弱,最后放弃了逃跑的念头,而是趴在地上忍受电击的痛苦。

后来,塞里格曼把这只狗放进了另外一个笼子里。这个笼子被隔板分为两部分,而隔板的高度是狗能够轻易跳过的。隔板的一端有电击,另一端没有。

当再次给狗施以电击时,发现它除了在开始的半分钟惊恐一阵外,此后便一直卧倒在地接受电击。其实它只要跃过隔板,就能免除电击带来的痛苦。

据此,塞里格曼将这种自我放弃的消极状态称作“习得性无助”。

染上习得性无助的人会在内心给自己筑一道不可跨越、不可摧毁的墙,坚信自己是无能的,从而放弃任何努力和创新,最终导致失败。

2.3 管理要求:不要让他感到失望

要避免员工产生习得性无助,其实很简单,只要在他失败的时候,继续给他希望就够了。因为真正让人产生无助感觉的,不是失败的经历或者结果,而是接二连三的失望。

1975年,塞利格曼邀请一些大学生作为被试,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

首先,他研究把这些学生分为三组,给予他们不同的任务:让第一组学生听一种噪音,不管这组学生如何抗议,这些噪音也不会停止;让第二组学生也听这种噪音,不过,如果他们抗议,这些噪音就会停止;第三组是对照实验组,学生们不必听噪音。

在这些被试在各自的条件下待过一段时间后,研究人员即安排这些被试进行另外一种实验:在各个实验室安装一只名为“手指穿梭箱”的实验装置,让被试把手指放在“穿梭箱”的左侧,同时施放强烈的、持续的噪音。当然,这只实验装置还有一个被试们并不知道的用途:如果被试把手指放在“穿梭箱”的右侧,噪音就会停止。

结果发现,在第一场实验中,能通过努力使噪音停止的第二组被试,以及未听噪音的对照组被试,在第二场“穿梭箱”的实验中,学会了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右侧,使噪音停止。而第一组被试,即在第一场实验中无论怎么努力,都不能使噪音停止的被试,他们自实验开始后就一直把手指放在“穿梭箱”的左侧,任凭刺耳的噪音不绝于耳,也不会尝试着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边。

后来,研究人员问第一组被试:在第二场实验中,为什么不再想办法消除噪音呢?得到的回答却是:反正又没用,为什么还要浪费时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