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天下大势(2 / 2)
巨弓弩的弩箭重达二十多斤,仅仅箭头部分就用达到十斤的生铁,这种二十斤的弩箭在高速的飞行中就成了所有人的梦魇。试想一下,就算是一块二十斤的石头高速飞起来也足以把一个人砸死,更何况是尖锐的弩箭。帝国的将领很快就明白,对付巨人最好的武器就是这种巨弓弩,于是帝国非常迅速的派出使者出使汉国。
帝国使者六月底来到长安,得到了汉王的热烈欢迎,双方洽谈的非常愉快。为了交好汉国,帝国也拿出相当好的诚意,他们订购了五千张巨弓弩,另外还想购买汉国百万斤生铁,待发现汉国的铁器甚至比帝国铁匠生产的铁器还好,帝国使者干脆直接购买铁器。再加上数万册图书,上百箱纸张,种粮,瓷器,葡萄酒等等!帝国使者总采购额达到了五百万两黄金,大大缓解了汉国的经济危机。
当然秦雄也没让人家空手回去,他也从帝国订购了十万匹战马!还有很多汉国没有的粮种和水果。总量也超过了百万两黄金。
帝国很有钱,像汉国这种暴发户是不可能跟帝国这样的老财主比的。帝国使者还提出了联姻的建议,这也是帝国王室的意愿,把帝国的一位公主嫁到汉国给汉王做王后。对于这个建议,秦雄不好当面拒绝,只是说自己有了两个王后,帝国的公主嫁过来即便是依旧封个王后,地位也不会是最尊贵的。对于这个问题,帝国使者没有做出最后的决定,只是表示回国以后商议。
现在的汉国成了其他国家交好的首选目标,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汉国盛产钢铁,现在的战争的武器,钢铁已经全面淘汰了青铜。曾经兵器生产大国东冶也已经沦为了汉国的附属国,其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卖给汉国铁矿石。这种地位的变更让东冶王很无奈,但是他也只能接受这种现状。
随着汉国地位的提高,秦雄最为汉国的君主,也成了各国最瞩目的明星。年仅二十二岁,就有了如此大的成就,其前途不可限量。
各国朝廷、王室对汉王秦雄的看法是又爱又妒!他们认可秦雄的能力,却又担心这样一个君主的雄起会成为他们争霸天下的障碍。
战争的平息,让各国朝廷开始认真审视这个崛起的国家和这个年轻的君主。和西戎的做法一样,各国大量细作开始超汉国渗透,他们企图从各个领域来学习汉国的经验。
其实秦雄也知道汉国有大量的细作,但他却没有派人调查和驱逐。在秦雄心中,天下不一定非要战争不断,如果大家永远的相安无事,百姓平安富足地生活,自己所谓的争霸天下的目标也就无所谓实现与不实现。他不喜欢杀戮,不喜欢看到兵士在自己面前死去。更何况以汉国最弱的实力,最好还是不要轻易地得罪别人。
能在战乱中挣得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仅存的几个国家君王都不会太昏庸。达拉奇汗不会,熊王苍昊不会,帝国的君主不会,巨人的首领也不会。这些君主都在殚劲竭力地谋求富强,谁都不甘落后。
帝国在战乱平息的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安民,这也是他们购买大量铁器的主要原因,帝国拥有八千里土地,他们要更好的利用这些土地,让百姓种出更多庄稼。
西戎在公孙桐的调度下,采用了汉国的官吏制度,修生养民,推出相当多的安民政策,而且也学习汉国开始小规模地修建官道,鼓励经商。达拉奇汗不但派遣大王子前往汉国游学,而且还把从国内挑选的贵族子弟派往汉国学习。
熊王苍昊更是礼贤下士,从各地聘请了文人学士,充斥朝堂。年轻有位的魏无真更是被任命为大司马。位列三卿,这在熊国历史上实乃罕见。熊国在这些文人的部署下,也开始整顿流民,安抚百姓,非常果断地免除战乱区百姓三年的税收,鼓励开垦荒地,鼓励生养。
孟子有云:入则无法家弼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在一个群雄奋起的时代,在一个天下争霸的大环境之中,不进步就意味者后退,无作为就意味等死。
一个人想要有大作为的人和国家,不一定要有朋友,但必须要有一个敌人。
汉国周围的这些国家,可用说都是敌人,也可以说都是朋友。但最终在争霸天下的道路上,彼此众将成为敌人,乃至沙场相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