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第十一份工作 国能的韬光养晦5(1 / 1)
第三十八章第十一份工作 国能的韬光养晦5
2018-04-15 作者: 鲁中堂
第三十八章第十一份工作 国能的韬光养晦5
叶总从别的公司忽悠来一块没有外壳,电子原件完全裸露,可以支持WINCE6.0平台,可仿真的ARM实验板,给我捣鼓。Www.Pinwenba.Com 吧这玩意怎么和.NET开发平台连接,我琢磨了几天,还是无从下手。赵经理放下手中的工作帮我一起钻研,那个星期我们每天都调试到夜里11点。终于有一天,他用PB定制WINCE操作系统成功的烧录到实验板中了,并且能和.NET连接成功。我发自内心的感激他,如果我工作一直不能突破,要不了两个月,叶总就有可能再次让我闪人。过了这道坎,赵经理还是很担心我是否能搞定后面的工作。手持抄表系统就是一个微缩的集中抄表主站软件,我现在完全有实力将程序进行三层架构,然后完成每个模块功能。我花了一周,做了原型设计让赵经理审核,他看了,对我从此很放心。
李北红被调回深圳工作。他每日都会和叶总聊上个把小时,叶总无论说什么,他总是一脸的媚笑:“是啊,是啊,呵呵。”他很会体贴领导,给叶总端茶倒水,点香烟,打盒饭,忙的不亦乐乎。他是硬件研发工程师,但几乎看不到他做这方面的工作,听王加力说:“他以前设计的电路总是烧电子原件,叶总也不安排他做什么,如果真要安排他研发,他就一个王哥前,兄弟后的让我帮他做。”原来这样啊!叶总的办公室和研发室只有一墙之隔,墙不是水泥砌成的,是用高密板隔开的,隔音性特别差。李北红喜欢跟叶总汇报哪个员工技术水平低下,哪个员工职业操守有问题,全凭他个人喜好,无中生有,搬弄是非。他对赵经理也是颇有微词,帮他设计画板的王加力工程师更是被他说的一无是处。这些话说的实在太多,大家都知道了,但对他还是敢怒不敢言,因为叶小鹏副总经理对大家说:“李北红是公司的中流砥柱,不可缺少的人才。”有次公司聚餐,叶总当众称:“如果以后公司不存在,他也要带李北红另谋高就。”大家还能说什么,还敢说什么。我更是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看见李工趾高气扬迎面走来,赶紧身体一撤,给他让路,他也毫不避讳。
李北红的表面工作真是有一套,正常上班时间,他在叶总那里早请示,晚汇报。做完这些,就回到靠墙的座位上看电影,打游戏。基本每天如此,大家早已心知肚明。下午6点,他开始忙碌,在那里大喊大叫,让这个人帮他拿设备,那个人到他位置上来讨论技术问题。“领导不走,员工不能走”这个指导精神,他是彻底执行。每天只要叶总前脚走,他就会后脚下班。有次赵经理主持会议,他却在会议桌前酣然入睡,一直到会议结束,他才迷迷糊糊醒来。赵经理说:“打扰你的清梦了。”大家这才哄堂大笑起来。
三个月之后,我的掌机程序已经完成了整体框架设计。我用它抄写过集中器、采集器完全没有问题。当我用它抄写电表时,电表无任何反应。一连换了几家电表公司不同型号的电表都是如此。我找不出原因在哪里。请赵经理来看,他简单看了看,也没有发现任何不对的地方。难道是电表的红外有问题,这种可能性很小啊,但我的掌机能抄集中器和采集器设备说明也没有问题啊。唯一不同的是,集采设备用的通讯的校验方式是无校验,而电表通讯采用偶校验的方式。叶总和李北红也请过来查看ARM实验板的硬件有没有问题。叶总让我将集采设备的通讯方式更改成偶校验,再测试。我说该实验做过了,是可以的。叶总让李北红用示波器测量串口TX管脚,看发出的帧是否正确。李北红很难堪的说:“自己不会测量。”叶总亲自上阵,他仔细的观察帧的电平信号,大家一起观察了一上午,最后叶总下结论说:“借来的实验板有问题,不支持偶校验。”他的结论让我高兴不起来,如果这个实验板不行,我这个做到一半项目岂不是前功尽弃了么?
我一直都在思考究竟是我程序有错误,还是真如叶总所说,那个实验板有问题。回家冲凉时,我突然想到,我可以在微软公司提供的PDA虚拟机上测试我的程序啊,看看运行效果,因为微软的虚拟机是不会有问题的。
第二天上班,我赶紧搭好测试环境,结果在微软的虚拟机上测试我写的应用程序,依然抄不上电表数据。这虽然不能说明AMR实验板是否存在问题,但是完全可以证明我写的程序在通讯参数设置上是有BUG的。但我道行尚浅,我听赵经理帮忙,他很快就将将问题定位,修改之后,我的抄表软件可以正常抄读电表数据了。赵经理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你看,就因为你这个小小的缺陷,让公司的软件人员和硬件人员忙了几天。”我高兴的说:“是啊,不过我觉得做研发就是经验的积累,没有问题,每个人的研发水平很难有机会提高,这次机会让每个参与的人都有所收获,几天的时间是值得的。另外平时公司软件组和硬件组交流也不多,这次也算一次团队建设活动啊!”赵经理说:“啊!你这么说,那我还要表扬你了。”我赶紧说:“表扬不敢当,我说的从某种角度看也有一定的道理。”叶总马上就知道这件事情了,他当众表扬了我。我觉得能得到表扬,和赵经理的对话也是重要的一环。
叶总对我的态度开始转变,李北红不在时,我也赶紧给叶总端茶倒水。
2009年4月,公司要拿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的三级资质,拿这个资质的必要条件,是公司必须提供1个高级项目经理和5个项目经理的工作业绩。高级项目经理和项目经理是分别通过了工信部举办的“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管理师”和“信息系统工程项目工程师”考试的人才有资格评定。这就是传说中的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了。赵经理告诉我:“如果考过了高级,就可以以个人的方式到深圳人事局申请干部调动,顺利入户了。”我饶有兴趣,期望他能在这方面也多指导我。他告诉我:“这个考试不容易,通过率也非常低,据说有次考试,整个甘肃省才有通过两人,他对这个方面基本没有了解过,只能你自己努力。”
公司在社会找了个培训机构,两个培训名额,一高级,一中级,4天培训加上考前1天突击培训,总共费用9300元。高级让江姗姗去参加,中级让朱力去听。他俩是公司的骨干力量,又是老员工,他们获得该名额当之无愧。余工认为他去年为公司做了如此大的贡献,不让他去真是不公平。反正公司人员全部轮完,这名额也到不了我头上,根本不用去想。公司给大家买了几本考试书籍,我随意翻阅了一下,理论性非常强,一个外行很难在短期内能看出名堂。高级职称是多少工程师魂牵梦绕的东东,当然没有那么好获得,我还是安心等公司帮我调户口吧。江姗姗去听了课程,并且录音回来给大家分享,虽然不是全课程录音,授课的声音也断断续续,但多听几遍也知道看书的重点了,我的信心陡然提升起来。
5月,除了我一人留在深圳继续捣鼓我的PDA软件,其他的研发领导和同事都去外地出差了。项目管理师上半年举行的考试在每年的5月,我希望考前突击培训的那个机会让我参加,但叶总对我的要求置之不理。我也不敢有所抱怨,虽然搞技术的同事都不在公司,还不定哪双别的部门的眼睛在盯着我呢?我上班时,不敢去偷偷摸摸学习项目管理师的资料。虽然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教材几乎没有翻过,但是我还是想去碰碰运气。项目管理师考试需要考一天,上午一门全是选择题,下午两场考试,第一场是项目案例分析,三道试题。第二场是论文撰写,根据题目要求,对项目管理某一领域进行理论结合实际论述,字数不少于3000。每门考试总分75分,成绩超过45分算合格。三门全部合格者算考试通过,三门总分累计超过135分,但单科成绩没有过45分者,依旧功败垂成,合格科目成绩不累计下次考试。
拿到试卷,都是些实战型的题目,我早年在安瑞做项目,工作内容和试卷考题很接近。我沉着应答,走出考场,感觉三门全部通过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分数应该不会对不起观众。通过这次真枪实弹的考试,我也知道考试的范围和要求。考试的成绩需要等两个月才能公布,但我不能坐等,从现在开始,我回去要抓紧时间认真学习,争取在下半年的考试一举夺魁。虽然平时加班很晚,但是周末两天我还是有时间学习的。那些冗长的项目理论也真是枯燥,看着就让人犯困。我坚持着,我告诉自己“说不定下次考试的题目就出自书中下一段内容。”在这样的信念之下,我一直不敢松懈。但学习效率实在太低,我去买了一本项目管理师历年考试真题大全,然后花时间琢磨每年命题小组的出题范围、规则和手法。研究了一段时间,居然真的感觉出每次考试题目都大同小异,在我眼中甚至近乎雷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