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集市买菜(1)(2 / 2)

加入书签

这家店铺,主要是经营一般人家的基本生活用品。除了基本的油盐酱醋之外,还兼卖着本乡人常吃的几样菜,当然,也有肉。

由于冰箱还没有普及,所以,在天气转暖后,这店铺里的肉,就会多少撒上一层盐巴,或者用面粉裹住,以保证不会发馊腐臭。

虽说,口味打了点折扣,但起码,将肉食的主要营养特色,保留了下来。同时,让买肉的顾客,能实实在在,找到吃肉的显耀幸福感。

在许多人家,还长期吃不上肉的年头里。这种显摆,多少会让爱面子的人,有了充分展示的机会。

这家店铺的老板叫冯风章,他既是这家小店的老板,也是大石头乡供销社里的一名老职工。

靠着本系统里,人熟路子宽的自然条件,冯风章能从供销社的渠道里,以很低的价格进到各种紧俏消费品。这种优势,就是他能开起私人小店的秘诀。

80年代后,随着**内务实领导人,引导改革经济体制,各个环节的国有垄断企业业,已萎缩褪化。个人兴办私人性质的经济体,也不再是禁区。

只是,许多主要的商品材料,还掌握在国有企业手里,没有国企背景关系的人,很难创办起属于自己的经济小实体。

所以,初期能兴办个体经济的人,一定是属于有国企或官场关系的群体。

对于,在官场与国企内的关系一穷二白的人来讲,即便,你能盘起一家铺子来,但进不到低价商品,就只能一切是空。

这样,能在大石头乡街市上,开起属于自己铺子的人,无非就是与各种国企或县乡官场上,有着密切关系的人。

同样,在街面上开铺子的郭拐子,虽说,并没有直接的官场和国企的裙带亲属类型关系,但他凭借着在文革中,闹腾过的经历,或多或少,也结交了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各种关系人。

这种关系人,或者是自己亲临台面,或者与台面上掌权人有着非常密切的纽带。

通过这样的人,郭拐子照样,将自己的私人小铺子,打点得有声有色。

甚至于,有些在文革中,被郭拐子批斗过在文革后复出重新掌权的人。手中的权力或者麾下的利益,照样被郭拐子使用。

虽然,这些人打心里,鄙恨郭拐子这种歪心肠的打手,但在各自身边,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网络面前。他们又往往不得不,摆出一副大人不计小人过的高姿态,以示宽容。

加之,重新获得权力后,所得到的甚至加倍得到的物质与精神上的极大满足,已经让他们,无暇关注太多的事情了。

不过,即便,他们惩罚了郭拐子类型的人,也保不准,一旦有个风吹草动时,还会涌现出,郭拐子这类扭了心眼的非正常人类。

关键在于,他们这些掌了权力的人,能否?将正确的政治和经济判断力,可持续下去。

实际上,坏了心肠的人,就如同吃羊的饿狼一样。时刻,都在寻找着羊打盹或犯错的可乘之机。

冯风章正在店铺里闲坐,今天背集,店里生意不是多么忙,但他还是瞅着单位里的空,跑回来帮老婆打理店务。

经常在正常的上班时间里,流连于乡供销社与自家商铺之间。冯风章的行为,常让同一单位里,比较尊重规章制度的领导与职工们不满。

但他不怕,总会在大伙儿愤怒之后,稍稍夹紧尾巴一段时间,重新旧态故萌。

他有不怕的充分理由,县供销社的一个副书记,长期以来,是他的靠山。

虽说,这种靠山的名份,来得有些不好明讲,但冯风章是如同郭拐子一样性情的人,为达目的敢黑了人性,去玩而不在乎。

所以,他妻子当年,同县供销社里的那个风流副书记,肉麻在一起后,冯风章不急不恼,反倒将两人,当爷奶般供奉起来。

自然,虽说,他在单位里不太规矩,但实在是,无人敢于过问他的不是。

就这样,公家的便宜被他阳来暗去,白赚了不少。

靠此,在经济紧绷绷的年头里,冯风章一家人的纯物质生活,可没闪过腰。

凭借着,超出绝大多数人的财富,冯风章在酒足饭饱之余,也如同那个,借手中权力,影响了自己老婆的副书记一样。将临近几个村里,还有些姿色的婆娘或姑娘们,按倒了不少。

这样的花事多了后,就会难免,有些磕磕碰碰的恩怨。只是,在钱的润滑下,冯风章一直安然无恙。

所以,他虽说挣得多,委实也花得多。让他不得不,时时在挣钱上,动着歪脑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