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2 / 2)
李世民的手搭在膝盖上,气得像愤怒了的黄牛,嘴里说道:“还能有谁?这个魏征,天天都在砸我的场子。”
长孙皇后听了,感觉好笑之极,但是不敢把“笑”写在脸上,悄悄地走到自己的橱衣柜处,精心打扮起来。
等到一身靓丽头戴凤冠的长孙皇后飘飘然到了李世民的身边时,李世民莫名惊诧起来:“今天没什么好事,穿着如此隆重,不是添堵的嘛?”
长孙皇后笑嘻嘻地说:“请听我慢慢道来。”
如此这般,就只差竹板那么一打了。
李世民看着与往常不一样的长孙皇后,禁不住笑了。
长孙皇后说道:“皇上,你怎么不开窍?魏征如此刚正不阿,正直公平,敢于说真话,那说明是你的个人魅力和英明领导让他敢于如此这般,你知道这是绿叶衬托红花的寓意吗?无形之中,说明你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明君啊,难道臣妾我不应该庆祝庆祝吗?”
从长孙皇后的话语中得出,芝麻地里打锣,敲到了点子上,不痛不痒地戳到了李世民的兴奋点,李世民立马气顺了,脸润了。
李世民还是有思想觉悟的,赶紧陪着笑脸,对着还在笑容满面的长孙皇后说道:“我只是发一下脾气,自留地里拉屎,泄私愤而已,没想杀了他。”
长孙皇后如同给了他一顶丈二的斗笠,高高的帽子写着“明君”两字,不一会儿,他抱着长孙皇后转了几圈,嘴里直说:“你真是我的好皇后。”
说到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后聪慧排行榜,李世民的长孙皇后可以排前三了,因为他不但三言两语便挽救了魏征,还把李世民的毛给捋顺了。
试看看,古时候敢于在皇帝面前说真话而又完好无损的又能有几个,有的被株连九族,有的被流放千里,因为他们遇到的那些皇帝几乎是昏庸无能的人。
从某种角度来看,魏征不卑不亢的性格和李世民善于纳谏的做法是成为正比例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是符合皇家的根本利益的。
一句话,魏征你真牛。
在李世民同志执政时代,魏征果然是个芝麻地里的老鼠,吃香极了。
有句话说得好,不卷裤腿不过河,不摸底细不开腔,这是魏征的个人判断力精准之处,可以说他就是一个藏在李世民肚子里不太安分的蛔虫。
随着这两个君臣之间的对话越来越多,从而在历史上出现了很多让后世们津津乐道的名人名言。
其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试想一想,老百姓们知道水的作用只能是水能载舟,也能煮粥,而到了魏征的嘴里,俨然是上升了一个境界,提升到了君王和百姓之间的利害关系:统治者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让船安稳地航行,也能将船推翻吞没,沉于水中。
而李世民最赞赏的也是魏征引用于《荀子》的这番话,并不忌讳他人说的话似乎刺激到了皇帝要遭殃帝国要塌方的意思,换了别人,恐怕早已斩立决了。
李世民有一颗清醒的头脑,不喜欢大臣们成为树上的百灵鸟,说的比唱的好听,从他多次征战沙场,因为善于听取意见和对战事瞬息万变做出调整,从而常常打胜仗可以看出,他的纳谏政策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总结并颁发出来的。
领袖总在细节处彰显他上接天宇下接地气的一面,魏征就是在他日理万机的日子里,给予了他缝补大唐帝国这张大伞上的斑斑点点的漏洞,从而朝着贞观盛世大踏步前进。
一直以来,很多大臣也试图仿照魏征如此谏言,但是往往就是话到嘴边又咽下,看来夹着尾巴做人的比比皆是,那些信奉只要我过得比别人好为人生信条的同事们,连给魏征同志拎包的资格都没有。
公元643年2月11日,也就是贞观十七年,李世民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悼念他的好同志魏征大人。
他的追悼会上,李世民是恸哭万分,比死了爹爹还痛苦。
以下是他的追掉词:
魏征,生于公元580年,在长期的斗嘴工作中,他兢兢业业,大公无私,热爱皇帝,工作积极,遇事不急,一心一意,从不赌气,是大唐帝国的好干部。他一生著作等身,有《隋书》、《谏太宗十思疏》《十渐不克终疏》问世,是一位百万粉丝级别的大V,现在,魏征同志与世长辞了,如巨星陨落,如大厦倾倒,那是大唐帝国的一大损失,我们永远记住你,魏征同志安息吧!
让我哭个够吧,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李世民不但哭了,而且还放假五天,专门为魏征办理了高规格的葬礼。
从某种程度上讲,魏征不但是一个好臣子,而且是李世民的一面镜子。
所以,李世民以魏征同志的事迹中引发出了一阵感叹:“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在失去魏征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李世民简直是茶饭不思,成了螳螂肚子蛤蟆嘴,得以一个皇帝思念如此之久,魏征死而无憾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