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DIC的分期和分型(1 / 1)
第三节 DIC的分期和分型
2018-04-15 作者: 吴义春
第三节 DIC的分期和分型
1.分期 按照DIC发生后的血液凝固性变化的特点,可将DIC的发展过程分为三期。Www.Pinwenba.Com 吧
(1)高凝期 因各种病因的作用,使血液中凝血因子被激活,凝血酶产生增多,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该期是血管内微血栓形成时期,发生发展过程快,DIC的表现常不典型,临床上不易察觉。由于广泛微血栓形成,可出现器官功能障碍。实验室检查:凝血时间、复钙时间缩短,血小板黏附性增强。
(2)消耗性低凝期 继高凝期之后,因微血栓形成过程中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大量消耗和继发性纤溶系统激活,使血液由高凝状态转入低凝状态。患者在该期出现较明显的出血征象。实验室检查: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及复钙时间均延长,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
(3)继发性纤溶亢进期 凝血过程中形成的凝血酶和Ⅻa因子可使大量纤溶酶原转化成为纤溶酶,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激活,继而使纤维蛋白(原)降解为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 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 FDP)。因FDP有很强的抗凝作用,患者的出血表现明显加重。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和纤溶酶原含量均减少,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plasma protamine paracoagulation test,“3P”试验)阳性。
2.分型
(1)按临床经过分型
1)急性型:当病因作用迅速而强烈时,患者可在数小时至1~2日内发生DIC。常有明显的出血和休克等临床表现,病情发展迅速,分期不明显。常见于各种严重感染(特别是革兰阴性细菌感染引起的感染性休克)、异型输血、严重创伤、羊水栓塞、组织器官移植后的急性排异反应等引起的DIC。实验室检查结果明显异常。
2)亚急性型:DIC在数日内逐渐形成,常见于恶性肿瘤转移、宫内死胎等患者。临床表现介于急性型和慢性型之间。
3)慢性型:该型常见于恶性肿瘤、胶原病、慢性溶血性贫血等疾病。由于机体有一定的代偿能力,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功能也较健全,所以DIC的表现不明显。此型病程较长,临床诊断较困难,常以某器官功能不全为主要表现,有时仅有实验室检查异常。此类DIC往往在尸解后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时才被发现。
(2)按机体代偿情况分型
1)失代偿型:常见于急性型DIC。在DI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消耗超过了肝合成凝血因子和骨髓生成血小板的能力,患者常出现明显的出血和休克。实验室检查可见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
2)代偿型:常见于轻度的DIC。在DI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消耗与肝、骨髓的代偿补充基本保持平衡。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无明显的出血现象,易被忽视。
3)过度代偿型:可见于慢性DIC。此型患者机体的代偿功能较好,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代偿性生成迅速,甚至超过消耗,血浆纤维蛋白原及其他凝血因子的含量可暂时性升高。患者出血和栓塞的症状不明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