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细菌性痢疾(1 / 2)

加入书签

第三节 细菌性痢疾

2018-04-15 作者: 吴义春

第三节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Www.Pinwenba.Com 吧病变多局限于大肠,以大量纤维素渗出形成假膜为特征。全年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儿童发病率较高,其次为青壮年。临床常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痢疾杆菌是革兰阴性短杆菌,分为志贺氏、福氏、鲍氏、宋内菌,均有内毒素,志贺菌还可产生外毒素。我国常见的是福氏菌和宋内菌。

细菌性痢疾患者和带菌者是传染源。痢疾杆菌随粪便排出可直接或间接(通过苍蝇、蟑螂等)污染食物、水源、日常生活用品和手等,经口传染给健康人群。食物和饮水的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

痢疾杆菌经口进入胃,多被胃酸杀灭,少量未被杀灭的细菌进入肠道后也可通过正常肠道菌群的拮抗作用以及肠黏膜的分泌性IgA将其排斥。在受凉、暴饮、暴食、过度疲劳等诱因存在下,机体抵抗力降低,进入肠腔的痢疾杆菌可在小肠末端或结肠侵入肠黏膜上皮,并在黏膜固有层繁殖,释放内毒素,使肠黏膜溃疡形成,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志贺菌释放的外毒素,是导致水样腹泻的主要因素。

二、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病变主要发生于大肠,以乙状结肠和直肠最为严重。根据肠道炎症特征和临床经过,分为三种类型。

1.急性细菌性痢疾

(1)病理变化 病变早期为急性卡他性炎,表现为黏液分泌亢进,黏膜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随着病变发展,肠黏膜上皮坏死脱落,大量纤维素渗出,与坏死组织、中性粒细胞和细菌等凝集成假膜(图21-12)。假膜附着于肠黏膜皱襞顶端,呈糠皮状,随着病变扩大,假膜融合成片,呈灰白色。出血严重或被胆色素浸染时,假膜呈暗红色或灰绿色。发病1周左右,在中性粒细胞释放的蛋白水解酶作用下,假膜溶解、脱落,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地图状”溃疡。溃疡多浅表,形成表浅瘢痕,一般不引起肠狭窄。

http://172.16.2.78/cartoon/book_file/1551/398411551/398412125/20140822153549/images/128/Image0.jpg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