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世间的理是相通的(2 / 2)

加入书签

“老师,我好像有些明白了,但又不太懂。你的意思,是不是说,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对什么感兴趣,想学什么?据此,自己再针对性地准备内容。在与人打交道,包括经商或管理时,要考虑对方需要什么,再以此为导向,为对方准备什么。当满足了对方之后,才能使对方按照自己的意图支行事。”

“卫红,你这话,对,也不全对。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也不能完全去满足对方的需求,还得考虑到自己的目的。我们的教学,有许多内容,不一定是学生感兴趣的,那我们就要把这些内容加工、包装成生感兴趣的,就好比给苦涩难咽的药丸包裹上一层糖衣。”

“在教与学的需求之间找到一个共同点,既可以是内容上的,也可以是形式上的。有些内容,学生可能不感兴趣,但可以用学生喜欢的、感兴趣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有些形式,或许不太喜欢,但如果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或者说让学生知道这些内容是有趣的、有用的,学生也会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老师,我这理解正确吗?”

“好啊,凭你这悟性,我相信,用不了多久,你会成为一个优秀教师。卫红,我给你提一个建议。”

“好啊,老师。”

“你把你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偶然间想到的一些解决办法,甚至是一些感悟,比如刚才你说的这两段话,坚持写下来,过段时间再进行整理,将对你的提高很有帮助。”

“嗯。老师,我前段时间偶尔了写两句,但没有坚持。以后,我一定这样做。”

陈卫红将自己办电器商店的前后,进行了一下简单的梳理,再与谢老师的教诲相结合,似乎悟出了些道理。稍加思考,陈卫红在头脑里提炼出了一段话:“在与人打交道时,把你想表达的内容、你想达成的目的,与对方的需求、兴趣结合起来,找到结合点,促成双方目标的实现。”

……

“对了,卫红,上次你提起,想把你父亲调到龙城九中一事,我给教育局人事科华科长说了,他答应帮忙办理,可能在开学前能够办得下来。”

“好啊,太谢谢老师了。”

“呵呵,华科长与我还算熟悉,再说,照顾两地分居,这本就是政策范围内允许的事情,也是应该的。”

“老师,你帮我约一下华科长,请他喝杯酒,好吗?”

“卫红,我看还是免了吧,或者以后再说。我知道你的工资有多少,你一个月的工资,或许还不够吃一顿饭。”谢云生有些担心地说道。

如果谢云生打开陈卫红放在屋角的口袋,看到里面的高级烟和酒,将会更吃惊。

“老师,就麻烦你帮我约一下嘛。没事的,你不要担心我的经费。”

“那,好吧。”谢云生想,如果陈卫红能够认识教育局的人事科长,对他的发展,或许也有些用。

两人越聊越有兴致,从饭厅聊到客厅,从酒桌聊到沙发,一直到十点过。

临走时,谢云生拿出一个包装精美的纸盒,一定要送给陈卫红:“这是我老家亲戚给我送来的特产,给你爸爸妈妈带回去,让他们品尝一下。”

“谢谢老师,我代我爸爸妈妈谢谢你。”陈卫红恭敬地收了下来。

这天晚上的交流,让陈卫红在与人交流、为人处世上,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把以前想不通的事情,似乎都想通了。

比如,陆建忠收拾自己一事,根源,其实还是在自己身上。当时,自己只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没有考虑陆建忠的需求,更没有满足他的需求。甚至,还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对需求的满足。而吴小刚则满足了陆建忠希望被你尊重、能够得到好处、不亲自操作而让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等方面的需求,当然就会被陆建忠看好和器重了。

再有,在这个过程中,吴小刚之所以要帮着陆建忠收拾自己,一方面,是经过专业培训这个光环,使自己得到更多师生和家长的认可,对于顶职出来的吴小刚,天然地形成了“学术威胁”,也就是说,他在被认同的安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这个时候,如果自己主动与他交往,私下里不着痕迹地提供一些资源或建议给他,帮助他尽快丰富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技能,得到师生认同,满足安全需要,他可能就不会对自己这样了。

还有……

晚上,在招待所的房间里,陈卫红在备课本的后面写下了三页多的感悟,并决定,从今天开始,每天坚持写几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